厚重的沁县文化

时间:2022-03-11 09:35:5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沁县素有“冀南文薮”的美誉。
  人说沁县狗咬“三字经”,让沁县人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提到沁县,不管是沁县人还是上党人乃至三晋人,都会说:沁县是文化县,沁县耕读传家,沁县的文人多,沁县的文化底蕴深厚。
  沁县的这种文化现象,确有其历史的渊源,有其繁荣的土壤。沁县的每一个人,都受沁县文化的浸润,时刻能够汲取沁县文化丰富的营养,感受沁县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沁县文化给予自己的荣光。
  沁县之源——先商文化
  沁县地处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县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李嵘带领考古队,在对沁县历史文化遗址开展文物调查中,在南涅水、二神、道兴东寨上、圪芦河庙上等地,发现了大量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周文化遗存,其年代跨度之大,文化序列之清晰,存在范围之密集,在中原地区非常罕见,这一发现进一步摸清浊漳河流域古文化遗存情况,探寻出沁县历史文化的脉络,为了解研究沁县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沁县学者王中庆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先商族起源于浊漳河西源,2010年3月在《山西日报》发表了《晋之南商之源》一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先商文化研究结论得出,五帝时代的帝喾曾活动在漳河流域,属帝喾后裔的先商族兴起于漳河上游,先商族的祖先契曾是遏守漳水源头太岳山孔道要冲处的阏伯,因此而有地名阏与传世。帝尧时代,迁阏伯(契)于漳河中、下游,自此,商民族便在中原一带发展壮大起来。由帝舜时代起,阏与聚落的首领称阏父(“虞阏父为周陶正”),阏氏一族历夏、商、周三朝,代有政声,堪称华夏人文的名门望族。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先商文化到夏商周文化,在沁县境内环环相接,未曾中断。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漫长,沁县的历史文化就有多悠久;黄土高原的积淀有多深厚,沁县的历史文化就有多厚重。
  沁县之根——铜鞮文化
  时代有更替,往来成古今。沁县的前身是沁州。沁州在金代天会六年至清朝末年的700多年中,州治就在今天的沁县城(这段时间以前的州治在沁源城),领沁源、武乡二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威胜军。元光二年(1223年),升沁州为义胜节镇军。威胜军下辖的铜鞮县,在《左传》中有记载,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开始设县,乐霄为铜鞮大夫,是中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县份。而铜鞮二字有史可考的是铜鞮宫,比铜鞮县名的出现还要早69年。铜鞮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陪都,铜鞮宫作为晋国当时建造的大型宫殿,作为晋国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晋国完成其霸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秋时期,铜鞮由于区位重要,政治优越,军事争霸,人文荟萃,出现了一位影响晋国发展的重量级人物——羊舌赤。羊舌赤是春秋时晋国中军尉,字伯华,因其封地铜鞮,食采铜鞮,时称“铜鞮伯华”。《史记˙仲尼弟子》载,孔子最崇拜的山西人就是铜鞮伯华。伯华去世后,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孔子甚至认为,假如铜鞮伯华不死,天下就会安定。铜鞮伯华何以有这样大的能量,何以能赢得孔子的崇拜?孔子这样评价他:铜鞮伯华年幼时就聪敏好学;壮年刚勇,不为所屈;老年有道,礼贤下士。三种品格,集于一身。得此人,天下安定。可见,孔子对铜鞮伯华崇拜到什么程度。由此我们也可想而知,春秋时期铜鞮的“领导人”铜鞮伯华,对铜鞮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应该说,沁县文化的渊源,最早就在铜鞮伯华那里。
  据史料记载,汉朝时期古铜鞮已是“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了。东汉中期始有名叫“铜鞮儒学”的官学,学宫建在古城村(唐朝迁至故县镇,遗址均不存)。隋朝发展到了“庠序盈门”的鼎盛时期,不仅私塾的数目增多,而且办学形式多样:有设帐授徒的“门馆”、有乡党村办的“团馆”、有专教族内子弟的 “东馆”、有官绅捐资办的 “义馆”、还有利用庙产或其他公产办的 “庙馆”。
  隋朝科举考试兴起之时,千古大儒“龙门王通”在沁县的铜鞮山筑室读书,布坛讲学,这在省州地方志均有记载,沁州建有文中子庙,沁州也曾出土薛收撰《文中子墓志》,金代的元好问两次来沁县看过此碑,可见文中子当年在铜鞮讲学,影响颇大,就连唐朝的开国元勋、当时雍州人李靖都被吸引了过来,流寓铜鞮,以至沁州人为之立碑祭祀。汪灏赞佩王通“帐前子弟多公辅”,吴琠对王通更有“房魏勋名远,河汾教泽长”的称颂。原为修书之所后演变为生员读书官府讲学的书院,唐朝后期也在古铜鞮出现,当时叫“铜鞮书院”,后人称之为古铜鞮书院。隋唐时期的铜鞮县隶属沁州,宋代的铜鞮县隶属威胜军。宋代在中国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沁县境内又兴办“铜川书院”。书院作为地域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最大特色是民间办学者传办,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和地方性,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一方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精神。不同时代书院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传承铜鞮优良传统、领会传统经典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传承的作用。时至今日,沁县尚有“铜鞮盛宴”“铜鞮小米”等商号,县城规划详规中开发的新区,仍然叫作铜鞮新区。
  铜鞮县历时1900余年,铜鞮城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历经沧桑,三度迁址,其城址先后位于虒亭、古城、故县镇,明洪武元年省入沁州,铜鞮不复存在。
  沁县之本——耕读文化
  沁县有联曰:“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事勤能创业俭能成”,这确是沁縣人崇拜耕读文化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沁县一般日子稍微过得去的人家,往往是大人们每日勤勤恳恳地耕田,同时督促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读书。家庭的生计在田地里,而家庭的希望在书本里。沁县人普遍把“耕读度日”“耕读为乐”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对文化人和“书香门第”总是高看一眼,油然而生敬意。
  沁县有耕读传家的美誉,古往今来“致力耕农,不事商贾”。沁县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自古就是贫苦之地。明代一知州留在沁县的诗句中曾有“千家长年陶室夜”的记载,说的是当时的沁县人因为贫穷,晚上都点不起油灯。因为经济链条单一收入低微,沁县人首先是缺少经营的资本,没法做生意;其次是受农耕文明的崇尚,打心底里轻视做生意,总认为无商不奸,经商就得“杀”人。因而沁县人在文明的演进中,地域特色尤为鲜明。

推荐访问:沁县|厚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