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张兰古镇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2-03-11 09:35:2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zz/wszz201801/wszz2018010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zz/wszz201801/wszz2018010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zz/wszz201801/wszz20180107-1-l.JPG
  张兰古镇位于介休市东北四十里,为介休的东大门,是一座千年古镇。
  说起张兰镇,熟悉的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玩,想起驴肉、想起农历九月历时十天的古庙会……这里有着全国最大的乡村古玩市场,有着原生态的牛驴肉的生产工艺,有着很多人杰地灵的传说和故事……
  历史記载中的张兰古镇及建筑特点
  为什么叫张兰?介休属于古代晋语的一种,人声重,在张兰的口音里,“难”“南”还有“兰”基本上是一个口音。隋代末年,群雄并起,太原留守李渊拥兵反隋,从太原一直往西安攻打,途经张兰,在此留下一哨人马驻守,继续向西而去。在李渊往西用兵的同时,定杨可汗刘武周依靠突厥的力量,很快占领了并州和汾河谷地一带,建立自己的政权。三年后,李渊为平定天下,命秦王李世民率兵渡过黄河,收复曾经的根据地山西。经过雀鼠谷大战后,与在张兰的驻军里应外合,将刘武周部将宋金刚于张难堡一举歼灭。这件事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得很详细。为什么李世民会在张难堡留下一支驻军呢?因为这里是山西南北通衢的要地,也就是说扼守张难堡,如同在刘武周兵团的中央部位安装了一颗炸弹,截断其兵源的配给和粮草的供应,因此刘武周自此战兵败后一蹶不振。
  在《后唐书》记载中“秦王大败宋金刚于张难堡”,张难堡具体位置在“去城东四十里”,后来清代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顾炎武考证此地正是张兰古镇。这在顾炎武的《肇城志》中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难堡逐步演变为“张兰”。
  因此我们知道,早在隋唐以前张兰古镇就已经存在,并且张兰很早以前就修筑有城墙用以备战。据嘉庆版《介休县志·艺文志》记载,乾隆年间刘尔聪《重修张兰城碑记》中有载:“镇向有城,不知建自何时。”早于刘尔聪100多年的明代弘治年户部尚书石玠曾经在张兰驻留,作诗道:“迢递张南驿,萧然动客容,天风吹木叶,落日尽城头。”说明早在弘治年间,张兰古镇已经有了城墙,已经有很多人居住了!
  在明清后500多年,山西没有过大的战役,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正好是晋商发展的最为辉煌的阶段,张兰开始由一个战略名镇转化为一个商业重镇。刘尔聪在碑记里记述:“张兰周五里,屋舍鳞次,不下万家,盖藏者十之三,商贾复四方辐辏,俨如大邑。”也就是说,张兰周塬5里,房屋一间挨着一间,有钱的有资产的十分之三,做生意的就像轮辐一样聚集于此,就像一个大的城市一样。当然,万家绝对是一个夸张的语法,但也说明了其繁华程度之巨。刘尔聪还在下面写道:“地处要冲,商贾辐辏,五方杂处,百货云集,素称富庶,为晋省第一大镇。”这里说明了两个特点,一个是融合,五方杂处,什么人什么生意来了张兰都可以做,再就是晋省第一大镇,也就是说在清代早期,张兰就是山西的第一大镇。从以上这些历史记载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张兰在很早以前就是一个战略名镇和商业重镇!
  古代张兰古镇的建筑特点
  张兰镇是一座非常有先进理念和优秀规划的城池,其建设布局素称“卧牛形制”,即“锯齿獠牙街,二十八宿闹‘昆央’,三千门弟子,七十二贤人,十八罗汉伞盖”,似倒坐卧牛。就是说俯瞰全城其状如雄牛卧地,头踞西门,尾在东门,而四门呈“卍”形,据说与河南开封城相似。传说是取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昆阳即南阳,刘秀起事之地也,盖象征汉光武帝耳。他曾有保他坐天下的二十八名力臣。镇中央建一座两层十丈高的昆央楼,俗称“市楼”,总辖四街通衢。镇周围的城墙巍峨坚固,最窄处也可四辆马车并行,宽一丈有余;城墙由土夯实,里外均用砖灰砌成很陡的梯形,高险处足有七八丈。城墙女儿墙上的垛口有三千个,七十二个瞭望台,还建有二十八个箭楼。城里还有文昌阁、魁兴楼,这些大概是象征孔夫子的业绩抑或是张兰人对文治武功人才的期盼。“十八罗汉”指的是八株汉槐和十株唐槐。直到1948年,镇街头还有十来株古槐,翠绿葱茏,如巨大的伞盖。张兰人爱绿色爱自然可见一斑。东西大街商铺建筑一家比一家突出四五米,以便于悬挂字号招牌或广告之类,真是鳞次栉比外加獠牙般的参差,煞是醒目。不难看出张兰老祖宗们的聪明才智和商业意识。镇内居民住宅不少是带楼房的四合院,而“四合院”和“锯齿獠牙”又大有北京前门地区建筑的风骨,时谚“张兰城,就像小北京”。
  相传“锯齿獠牙街、二十八宿闹昆阳”的镇建布局,彰显着先民经商的睿智,传承着二十八位干臣助力光武帝刘秀创立“东汉中兴”的辉煌故事。昆阳楼,张兰人称“市楼”,位于镇中心,始建于隋唐,清乾隆年重修,下为卷窑式结构,通衢四方;上为土木结构楼二层,层高两丈,连顶端琉璃瓶塔,总高七丈有余,惜乎于1978年拆毁。我查了很多史料,但没能考证出张兰古镇为什么是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而建,为什么在张兰市楼的二层供有光武皇帝及其皇后的塑像。我始终认为,这个秘密对研究张兰历史文化沿革有一定的意义。
  晋商翘楚中的张兰商人与古镇发展
  说到晋商,很多人都会想到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常家庄园,其实清初最为有名的晋商之一是范家,出自张兰古镇张原村,最为著名的票号之一“蔚字六连号”的东家是侯家,出自张兰古镇的北贾村。自从明朝在长城沿线设九边重镇,大量驻军,带来了繁重的军需供给与干旱少雨地区粮草短缺的矛盾。于是,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开中法”应运而生。山西商人利用运输便利、靠近边防的优势,捷足先登。通过贩盐贩粮,不断逐步垄断了北方的军需贸易,而且还把自己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山西介休县地处南北通行孔道,其风气“重徙服商贾”,历来出外经商者多,因经营对边疆贸易致富者多。张兰镇张原村范氏家族中的第六世范明最先去塞上经商。据《范氏家谱》记载:范明是范良相前妻之子,性格刚烈,因不讨继母喜欢,远走长城独石口,12年后回家,用所赚钱买下60亩枣园,后携带长子永魁到塞上,永魁继承父业,收人颇丰。范永斗系范明的第三子,字肖山,后继承父亲范明和长兄永魁的事业,常年在张家口经商。《范氏家谱》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斗爷(范永斗)带领侄孙范毓栋到独石口,将买卖尽行收拾,带往张家口,设立‘永兴寰记’货房一座。”后来成为明末清初活跃在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著名汉族大富商。范永斗在长期经营对满蒙的贸易过程中,与当时的满族上层统治者建立密切关系,并深受信任。清朝建立后,特赐范永斗为皇商,《清史稿》记载“诏赐张家口房地,隶内务府籍,仍互市塞上。”范永斗是范氏家族承充内务府皇商的第一代。他在其子范三拔的襄助下,是内务府诸皇商中最为得力最受宠遇的一家,“频著劳助,赏责甚握”。在为皇宫采购皮张的同时,向国内各地扩展他原有的绸、布、茶、粮、铁等生意,为其家族后来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50多岁时即辞生意回家,内务府职差则由儿子范三拔接任。由于对皇宫屡有贡献,范三拔曾多次获得奖赏。在他主持家族商业期间,借清王朝给予的特权和方便,其所经营的范围,亦有了重大的扩充,即一方面继续保持经营一些对边疆的贸易,另一方面又受委托经营大规模的铜、盐运销,还从事对外贸易和其他商业。这些生意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独占性的商业。范毓馥接任内务府职差,成为范氏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他与其兄曾在平定回部叛乱和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中为清王朝运送军粮而获得重大功勋,因而大大提高范氏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又为本家族的商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有力的后盾。在随后的60多年里,范家又开始经营对日本黄铜的贸易。据说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铜钱里每十个就有6个出自于范家从日本买回来的铜。

推荐访问:介休|古镇|变迁|历史|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