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溯源

时间:2022-03-11 09:34:5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经络腧穴是中医学术语之一,一般用于针灸治疗。中医学上认为,可以通过经脉、经络望诊、切诊的方式了解病变的程度和位置。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进行溯源,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少许参考。
  关键词:经络腧穴;望诊;切诊;《黄帝内经》
  前言:
  中医学是我国医疗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在临床治疗以及病理诊断等各方面具有突出价值。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中,针灸占据重要地位,针灸治疗的基础是充分了解患者的穴位以及病情,这是经络腧穴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通过望诊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和发病部位,通过切诊可以进一步对明确望诊的论断,根据温度、脉搏以及血管应指压力的异常变化获悉患者具体情况,为治疗提供帮助。
  1.经络腧穴望诊
  1.1经络腧穴望诊溯源
  中医学诊断中的四大方式是“望、闻、问、切”,其中望即望诊,是指根据患者体表特征进行初步诊断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医学典籍《素问》中对望诊有相关记载,《素问》认为,“色以应日”,即人的气色与太阳相对,应做到了解“色”,并时刻注意变化,了解身体状况。《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记载,较《素问》更为完善,也有利于指导医疗工作的实际进行。《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望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更记载了与人体脏器、面容等相关的病理知识。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完善了经络腧穴望诊,提出了“上医察色”理论,清代的医学典籍《望诊遵经》则指出“有病必有色”,提出根据精气进行诊断的理论。
  结合各类资料,可以认为经络望诊的起源虽然难称系统,但各个时期均有所涉及,进行溯源则可以前推至《黄帝内经》时期。《黄帝内经》除了给出病理知识外,还针对经络腧穴望诊涉及到的脏腑进行划分,使经络望诊发展到了定位诊断的高水平,同时,《黄帝内经》对于皮肤色泽、人体细微变化也进行了阐述,可认为是经络腧穴望诊发展的另一个起点。
  1.2经络腧穴望诊方式
  经络腧穴望诊可以根据人体双目、面部以及其他组织进行诊断。以面部诊断为例,《灵枢》中记载,人体有三百六十五络、十二经脉,血气的游走和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展示出来,尤其是面部。如果人体面部色泽饱满,可知脏腑气血旺盛,反之则可能存在病变。如《素问》中记载“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这一句是指如果人体肝部患有热病,面部左侧会出现红色。“心热病者,颜先赤”,这一句是指如果人体心脏患有热病,面部会先出现红色情况。经脉望诊相关理论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补充,明代医学家傅仁宇提出,对人的面部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察觉一些细小变化,包括血脉丝络的粗细变化、颜色变化等,这些症状也与人体疾病相关,其理论被称为“五轮八廓”,长期应用于针灸治疗,收效良好[1]。明代医学家王肯堂以五脏五行学说为基础,提出五轮为血轮、肉轮、水轮、风轮、气轮,分别对应心脏、脾脏、肾脏、肝脏和肺脏,为经络腧穴望诊提供了更多依据。
  2.经络腧穴切诊
  2.1经络腧穴切诊溯源
  经络腧穴切诊能够在望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情况,尤其是位置,在我国古代治疗针灸过程中,腧穴切诊也往往直接与施针位置相关。《素问》认为,腧穴本身与进入人体、导致病变的“邪气”相关,这是针对腧穴进行施针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素问》的“五脏生成”篇中,明确指出经络切诊结果与医生的应指感觉直接相关。即医生进行切脉时,感受到的来自患者机体温度、脉搏以及血液流动等情况,部分发热、发凉甚至灼热感觉则代表患者可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疾病。受压感觉也涉及到患者,如果在按压穴位时,患者出现较为明顯的疼痛感,也表明该部位可能存在病变,《黄帝内经》等典籍称这种反应为“以痛为腧”,到明清两代,医学家在教育弟子时,称这一反应为“啊是穴”,即按压患者的穴位,患者由于疼痛而发出“啊”的声音,较为直观的说明了经络腧穴切诊的情形。
  宋代医学家王执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受病处”进行针灸治疗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经络腧穴切诊,在其作品中提出了腧穴压痛的情况与穴位的关系,较为系统的指导了后代针灸治疗[2]。
  2.2经络腧穴切诊方式
  经络腧穴切诊主要依靠判断切脉处温度和压力两类变化进行诊断。在各类典籍中均有相关记载,以《灵枢》为例,在有关温度方面的记载中,有“小肠病者,耳前热”的说法,该说法是指如果人体小肠部位患有疾病,耳前穴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又有“肺手太阴之脉……是主肺所生病者……掌中热”,该说法是指,太阴脉与肺部疾病有关,如果人体肺部存在疾病,手掌中部会较热。该说法也长期应用于经络腧穴切诊,压力变化对诊断影响的记载也较为丰富,如《素问》“刺腰通论”篇中记载,“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如黏米”该段记载意味在诊脉时,压力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别。《灵枢》中则记载,如果患者头疼,可以观察耳前耳后的穴位,如果血管形态异常、压力增加、搏动剧烈,表明患者身体存在疾病。此外,一些典籍对不同位置疼痛感、穴位有较为详尽的记载,而且将其与身体内部脏器的病变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针灸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以手按之,病者快然”,这一段记载是说,腧穴与脏腑相对应,采取合适的方式治疗(一般为针灸),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缓解。这些内容均突出体现了我国中医学的价值。
  3.结论:
  经络腧穴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其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腧穴部位的各类异常变化和反应均与疾病证候息息相关。古代医学家通过摸索总结出了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相关方式,现代社会依然能够指导部分疾病的诊断以及针灸治疗。深入了解、全面认识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能够使中医学在现代医疗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医疗工作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伯胜.基于经络腧穴理论对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应机制探讨[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2]杜艳丽.浅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235.

推荐访问:切诊|望诊|溯源|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