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11 09:34:4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本文从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教学策略以及对变革的思考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更明确的方法路线。
  关键词:信息化;数学教学;教学优势;策略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及在此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作为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因此更有必要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师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数学表达上准确简洁、逻辑上抽象普适、形式上灵活多变,是宇宙交际的理想工具。初中数学也初步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在教学中偏重于逻辑推理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灵活的选择各类媒体展现数学问题。从而通过这一过程让同学们一步步发现数学的学习规律,类比总结,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的体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恰当的信息技术,这就培养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了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技术基础[1]。
  2.激发兴趣、突出重点、增大容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关键。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带着兴趣去感受产生于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艺术性、惊奇感和美感。信息技术的适当运用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
  二、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1.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根植于所处的社会文化,受文化形态、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观。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支持网络化和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向彰显个性发展的新型课堂形式转化。
  2.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去发挥他们的所学;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3.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课堂教学变革的策略既要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变革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研究时,要坚持教育文化自信,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就用传统方式来教;
  4.不应加重教师的负担
  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变革,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数学专业软件、思维导图、教育直播平台、教育云平台和一体机教学资源等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教研信息和数字资源做到共享,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云空间、共享群上,供大家选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一些资源的搜集工作交给学生去做,既帮助老师,又培养学生的信息挖掘能力和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就会比较顺利,等教师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自然而然就投入到改革实践工作中去。
  三、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在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这样几点思考需引起注意,以便教师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以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应对变革。
  1.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黑板上按照解题步骤书写板书,而信息化促使了整个教学过程均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记录,这助长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导致部分同学课上不集中注意力听讲,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2.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电化教学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能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齊,因此存在着信息化制作和运用的水平较低的现象,导致了信息手段无法发挥积极、高效的作用,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信息化关键还是人的信息化,只有信息化的人才能更好的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新技术时期,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而教师则成了这个信息时代大潮的移民,这就更应该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电化教学的运用水平,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这艘大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行。
  3.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决心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学习、多研讨、多交流,提高认识。通过沟通、集思广益、相互促进来共同提高,力争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杜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合作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增刊:134.
  [2]张金宁.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刍议[J].教育实践研究,2011(06):37-38.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Z010)“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条件下|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