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地下室手記》,以其晦涩难懂的文字和高深莫测的思想在外国文学的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转型的代表性作品,在人类自身的思考史上屹立于不可企及的高度。其主人公“地下室人”的思想怪异却具有象征意义,“丽莎”这一角色的设定不容忽视,作品人物设置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关系密切,其对乌托邦的批判、对人类自由意识呼唤的思想内涵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 反乌托邦 个人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写给兄长的信中说过:“人是一个秘密。应当猜透它,即使你穷毕生之力去猜解它,也不要说虚度了光阴;我正在研究这个秘密,因为我想做一个人。”可见,关于“人”这个秘密的探索,是陀氏倾其心血研究和思考的重点。岁月的淘洗见证了陀氏一部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同时,人生而在世的种种遭遇催生了这位伟大的思考者。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陀氏自身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这些由他的思想所凝结成的硕果不仅永远地镌刻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也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熠熠生辉。
一、人物形象身上的“秘密”
对于“人”这个秘密的发现是无穷无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语言和思想的精妙都让人为之叹服。首先来探讨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地下室人”。这个人物形象是作者从始至终都在着力展现的形象,作者借助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小说第一章的开篇就以第一人称交代了“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退休公职人员,生活在一间“城市边缘”的“又小又破”的地下室中,这是“我”曾经的职业和现如今生活的环境。主人公从开篇就自述“我是个病人……我是个凶狠的人。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与普通小说略有不同的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大部分内容里,主人公几乎全程都在自言自语,和自己对话又随时充满了突兀的、偏执的、非正常的感觉。笔者在初读小说时,第一时间把主人公定位成了一个“怪人”。怪在知道他自己有病宁愿忍受疼痛也不去医治,怪在他虽然有着很多的想法却因为懦弱躲避在地下室中不敢发表言论,怪在对方对他没有关注他却在心里不停地暗自较劲,这样一个人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是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另类,他完全不管不顾这个世界,本身极度自我。与此同时,他又是堕落的,他的贫穷和社会的地位低下让他逐渐失去了反抗,就连别人给他一耳光,他都可以获得“绝望的快感”——原因是“非常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毫无出路”,言语之中可以感受到他用内心的愤怒来对抗种种绝望的现实。这种因绝望而生的堕落使他兼具自卑和自负的双重性格特征,他自己认为“比所有人都更聪明,比所有人都更有修养,比所有人都更高贵”。但在遇到羞辱的时候,他强大的自尊心暴露无遗,在和军官的冲突事件中,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遭受所有人侮辱、遭受所有人欺凌”“给所有人让路”的“苍蝇”,他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虽然思想前卫,但是迫于现实因素,他道德堕落后内心也极度痛苦,懦弱无能而又逆来顺受造就了他的人生处境。后期读来,又觉得这位“怪人”是一个十足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率真的人。他的工作是思考,这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够直面自己的病态,对自己的卑鄙丑恶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不回避,反而把自己的伤疤揭露给这个世界。相比于当今社会中在灯红酒绿中麻痹自己的现代人,“地下室人”这种对于直面自我的清醒的认识和触手可及的真实感着实让我感动。他那些绝望的瞬间,因自己不顺的遭遇带来的种种无力感,是每一个现代人也曾产生过的感觉,可是究竟如何面对的确是值得深思的。
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在小说的第二章的描写中却错失了一段爱情,对于恋爱这个情节的出现笔者起初感到震惊,因此对丽莎这个形象做了关注。笔者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着重刻画“地下室人”的小说中会为主人公安排一个恋爱对象,并且与对方展开了深刻的教诲般的对话,最终却没有修成正果的故事呢?陀思妥耶夫斯基究竟想表现什么?首先,丽莎这个人物有着和“地下室人”完全不同的特性,她与“地下室人”同样都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蝼蚁,不同的是丽莎却活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状态。“地下室人”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幸的那种无力感和堕落的状态,在丽莎身上是没有的。她珍藏着大学生的信,在“地下室人”谈论完种种教诲后取来,“将它视为自己的珍宝、自己的骄傲和自己的辩护”,从精神上战胜了“地下室人”,让他感到“惊讶”“失败”和“彷徨”。处在社会底层和处境悲惨的人有很多,“地下室人”和丽莎的对比无疑向读者证明了人对于事物的面对方式不同,灵魂所处的高度也不尽相同。自我意识式的伟大之处在于,人能够透过处在社会中的身份和遭受的经历,来反思背后自我生存的状态,不断做出改进。鲁迅就曾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我想,丽莎和“地下室人”就是“拷问”出了灵魂深处的“洁白”。丽莎的身份是一个妓女,但是在“地下室人”与丽莎的交谈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对于丽莎的态度并非厌恶,更多的是一种怜悯,他同情丽莎的处境。这不难理解,同样低下的社会地位,在第一章“地下室人”所呈现出来那种愤怒与堕落在笔者看来更像是绝望的应激反应,但是不能否定他内心深处是存留着爱的——这是人的本能。虽然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承担爱情的责任只能选择放弃,这份美好的幻想破灭令人惋惜。他对丽莎的说教,提到过家庭之爱和夫妻之爱,这也包含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人当时为了跟随社会进程而追求阶级利益结合成伴侣的很多“偶合家庭”这一现象的抨击。如果说“地下室人”与丽莎的爱情未果是一场悲剧,那悲剧形成的原因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现如今营造幸福的生活过程中需要避免的。
二、“人”的秘密背后的作者思想
有的学者认为《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完全认同。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笔者从始至终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作者源源不断的自我发问以及和他极具深度的心灵对话?为什么人类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本性的探讨却永远屹立于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经过深刻探讨和考证后,笔者认为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
推荐访问:探索|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