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3-09 09:41:3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初中数学是素质教育基础阶段每位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育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呈现而忽略学生个人素质的延展,从而让课堂教学气氛显得沉闷而单调,无法实现课堂效益的最优化。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必须得到改进,创新教育方法以满足人才发展的需求。本文将针对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之处,结合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状况,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做出一些探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方法探讨
  一、营造利于数学学习的教学气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有四个涵义,情境、会话、合作、意义建构。情境就是指教学的环境和氛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老师有義务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指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仅仅为了营造气氛而营造气氛,应该避免盲目创设生硬情境,不伦不类,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营造气氛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创设要体现知识性,使其和教材内容密切结合,有层次感,有思考的价值。
  例如: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故事性的语言,设计一个童话故事,把本地气温穿插进去。小蝌蚪坐在荷叶上,晒着暖暖的太阳,这时动物广播电台正在播送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3℃。小蝌蚪纳闷了,一个数字有减号,一个数字没减号,这是为什么呢?这时青蛙游过来,告诉孩子,没有减号的是正数,有减号的是负数。于是引出新课内容《正数和负数》。学生刚升入初中,他们依然喜欢故事,老师正确应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不断变化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的中学生都是在电子产品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网络和电子产品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通常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凭借多媒体的音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教授《轴对称》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有关轴对称的图形和实物,如钟表,使得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在判断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展示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和变化规律,能够让学生清晰明确地理解对称轴判定的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合作交流实现智慧共享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倡导的合作就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使智慧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但是,有的老师把合作学习作为调节课堂教学节奏的手段,使合作学习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利用学习伙伴包括教师和教学资料进行知识获得的有效学习形式。是学生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得力措施。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
  例如在进行相似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分小组进行讨论,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和使用近似数,举例说明。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舍五入进行保留。学生举出很多的例子,从电视新闻中、从生活中。比如参加会议的人数、两地间距离的里程数,学生的身高、体重等,都可以构成一个近似数。
  四、以生为本,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师生互动氛围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前,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水平,以此为依据组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通过娱乐来获取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总结和实践,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活动的意愿。例如,教师在教授《制作长方体状的包装盒》课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比赛竞争的游戏方式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哪位学生做的最好而且最快,在制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长方体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从而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尽管初中生比小学生在年龄上要大一些,但是喜欢游戏仍然是他们的天性,在认识上仍然是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潜心研究游戏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的高质量,是教师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学效率需要老师花费一定的心血和精力,认真备课和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侯跃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导入新课思维情景的创设[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
  [2] 刘鹏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初探|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