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裂变增长的奥秘

时间:2022-03-09 09:39:5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信出版社快速发展的30年与中国经济社会的脉动息息相关,也与中国出版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紧密相扣。如今,它正打破出版的边界,重塑一家内容生产机构的商业逻辑。
  世纪之初的2001年对于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意味的时间节点,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足球冲出亚洲,上海APEC会议成功举行……改革开放行到此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迎来一个高潮,与此同时,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成为接下来很多年政治和商业中的重要议题。
  相比于时代的波澜壮阔,当时的出版业尚处在平静的湖面之下,但暗流也在悄然涌动,文化体制改革呼之欲出,图书市场刚从供不应求的狂热中走出来,如何向世界看齐成为出版业的热词,时代前行的大潮下,有人已然看到了机遇和方向。
  无疑,中信出版社(以下简称“中信出版”)也在2001年迎来了新起点。7月,王斌被正式任命为中信出版社社长,在此之前,他曾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创建了华章品牌。当年,中信出版推出畅销书《杰克·韦尔奇自传》和《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市场的一匹黑马,打造出世纪之初出版史上有名的“中信现象”。此后十余年里,中信出版快速崛起,以经管类书籍为起点,逐步扩展到大众出版的各个品类,目前成为国内经管类和人文社科类畅销书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
  2018年中信出版建社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回顾中信出版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作为中国出版业最为市场化的一家出版社,中信出版在近十年里以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和自我进化的勇气不断裂变扩张,所受到的关注也超乎寻常。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中信出版的发展路径也与众多国有出版社大相径庭,也因此屡遭误解。仅仅用“市场化”来归结中信出版的成功秘诀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中信出版迅速发展的十余年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动息息相关,也与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紧密相扣,在这个过程中,中信出版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组织变革方式以及进化理念重塑了出版机构的商业逻辑,成为当今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中的一个标杆。
  市场化基因
  尽管2001年之前中信出版仅仅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央在京出版社,但是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些在未来助推中信出版迅速崛起的特质已然初露峥嵘。
  1988年,在时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的支持下,中信筹备建立出版社。荣毅仁说:“为什么中信要办出版社,并不是为了赚钱,有很多好的学术和专业著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大众的阅读量,得不到出版社支持,形成出书难的现状。中信公司有责任做一些促进和支持的工作,让真正有学术价值和有专业水准的书能够得到出版,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从性质上来看,中信出版社是一家“中央在京出版社”,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批准由企业主办的出版社。
  中信出版执行总编肖新明在中信出版工作已有27年,据他回忆,中信出版起步于京城大厦的一个办公室,最初只有十来个人,每年出版20来本书。1993年之后,中信公司要求出版社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让肖新明印象犹为深刻的是,“对于中信来说,书印出来入库了就是产品,就要按商品来对待,必须要消化库存,这也迫使中信出版在适应这种环境中从一开始就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可以说,基因决定了中信出版必须要用市场化的逻辑做事,而王斌的到来则进一步奠定了市场化的方向和理念。
  2001年开始,中信出版开始重视对于外版书的引进和品牌形象的建立,为此,中信出版收缩产品线,将精力集中在财经出版上。随后的几年中,他们几乎每年都有大手笔,陆续推出了《基业长青》《水煮三国》《赢》《长尾理论》等一系列引爆市场的产品。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话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中信出版在财经领域的成功,“中信出版社是我认为中国最好的出版机构,《激荡十年》中有差不多2/3的资料都引自于中信曾经出版的书,这完全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也是中信出版受人尊重,并且我们愿意把最好的作品拜托给他们出版的原因。”吴晓波说。
  市場的成功其实来自于中信出版对时代脉络的把握。“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这句口号成为那个时间点王斌对中信出版的产品定位、市场策略、出版理念以及自我要求的阐述。在王斌眼中,中信出版做出版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对整个时代和社会做出一个判断,给出一个回应。
  “一方面我们要找到整个时代发展大的脉络,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就是要找准出版之于这个时代的价值和定位。”王斌对《出版人》说。
  2015年,中信出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同时,他们也提出新的口号——“从中国看世界,把时间变成历史”。这句口号其背后的逻辑就在于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要有自己的声音进而重新建立出版的话语体系。王斌在内部信中说道,“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科技的发展不断颠覆传统的商业逻辑,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代融合、保持持续的创新,那么我们也将见弃于时代。”
  实际上,中信出版产品线扩张的底层逻辑始终是基于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节奏变化。在过去十余年里,中信出版以一本本图书,一个个项目参与到了中国新商业环境的构建中,对中国的商业启蒙和发展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影响。同时,在新一轮的财富扩张后,中信出版也看到了原先所服务的商务精英人群对思想、知识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变化,所以,从2005年开始,中信出版逐步进行产品方向和重心的调整,开始布局社科、文学和少儿各条产品线,完成了从财经出版向大众出版的蜕变。
  无边界公司
  在《杰克·韦尔奇自传》一书当中,商界传奇韦尔奇描述了无边界公司的概念,“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十年之后,它的出版商在运作《史蒂夫·乔布斯传》一书的过程中隐约显露出了这一特质。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猝然离世。当天,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公司决定将原定于2011年11月21日的出版时间提前至10月24日。为了保证简体中文版也能全球同步推出,中信出版社打了一场硬仗。

推荐访问:裂变|奥秘|增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