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通过研究潘趣碗的由来,进一步对其用途分类、纹饰特征、配套使用的器具的特征、其在欧洲人生活中的地位等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广彩 外销瓷 潘趣碗 综合评析
广彩瓷出现于康熙晚期,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它是清代康熙开海以后出现的一个专门为了外销的釉上彩瓷品种,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陶瓷就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国外,并对国外的饮食习惯、社会风俗等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外销瓷的一个重要品种——“潘趣碗”,也对欧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潘趣碗”的由来
“潘趣”一词是由英文“punch”音译而来的,它最早出现在1632年的英国文献当中。最早的潘趣酒起源于印度,主要是由五种原料调和:酒、糖、柠檬、茶、香料。17世纪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水手和雇员从印度把这种饮料带到了英国,后来又传播到欧洲和美国,当时的潘趣酒是用果酒(白葡萄酒)和白兰地作为基底调制而成的。17世纪中期开始,潘趣酒就开始用从牙买加甘蔗中提取的朗姆酒作为基底。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潘趣酒,一般使用酒、热水、牛奶或茶混合糖、柠檬及一些香料或兴奋性的饮料调制而成,它的酒精含量比一般的鸡尾酒要低,酸、甜是这类酒的主要风味。作为传统饮料,潘趣酒一般都是用潘趣碗来调制盛装的。
在18~20世纪时,欧洲人在广州和景德镇大量订制潘趣碗,这类酒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稍高,口径从25~60厘米不等,既有供一人饮用的小碗,也有供多人饮用的大碗。17世纪初,荷兰人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这种潘趣碗了,而英国则是在17世纪70年代才开始普遍使用,之后再流行到美国。
二、“潘趣碗”的用途分类
欧洲人曾在中国订烧了很多口径大小不一的潘趣碗,潘趣碗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可以用来调制盛装“潘趣”酒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家庭的洗礼盆,家中的老老少少都会用同一个大碗来施洗礼,因此,它也成为了欧美家庭生活中必备的重要物品,哪怕再贫穷的家庭也都会拥有一个这样的大碗。
由于潘趣碗常常绘有具有纪念意义的图案和文字,在欧美国家,这种碗也经常被当成结婚礼物赠送给新人,它承载了很多美好的祝愿与回忆,是备受欧美国家的人喜爱的物品。因此“潘趣碗”也被作为礼物互相赠送。
甚至还有很多家庭将此酒碗用作居室及藏室的陈设,许多欧洲民众家庭都将陈设有该类潘趣酒碗作为高雅的象征。
三、“潘趣碗”的纹饰特征
1、广州“十三行”图案
“十三行”是清代专门从事外贸交易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机构,即“洋行”,也有的称其为“十三夷馆”。
在潘趣碗的纹饰中,有一种专门描绘广州十三行场景的纹饰图案,这样的碗通常也被称作为“Hong Bowl”(“行碗”)。这种纹饰(图1)是在广彩瓷中特有的,有通景和开光两种形式,在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常以通景为主,而在乾隆后期则基本上是以开光为主。在十三行图案中,常绘有六面或七面国旗,前面还会画江岸和栏杆,还会出现街道、厂房、仓库等等建筑,而前景就是珠江和江面上的船只。通过画面中悬挂的六国国旗可以辨认出分别是荷兰、英国、瑞典、法国、奥地利、丹麦的东印度公司租用了广州十三行的贸易货栈,但如果是碗上绘有七面国旗,那一定是1784年中美航线开通之后的器物,而且第七面国旗画的肯定是美国的国旗。这种绘有“十三行”图案的大碗流行于1765年到1795年,通常是中国人先买下来,再卖给外国人。1785年,一个美国商人以5.5美元一个的价格买了一批绘有“十三行”图案的“潘趣碗”,而现在一个碗就已经卖到了4~10万美元。
1757年,乾隆开始实行一口通商政策,清政府把广州作为官方和欧洲通商的唯一口岸。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之后,清政府又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因此,打破了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的垄断局面。因此,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前期是十三行贸易最为兴盛的时期,十三行的纹饰也正是兴盛于此段时期,此后都没有出现此类纹饰。
2、神话主题纹饰
18世纪中叶,神话主题纹饰在中国外销瓷中也风靡一时,很多大酒碗上也会绘有此类纹饰,图3的这个广州博物馆馆藏外销瓷一一清乾隆广彩开窗希腊神话纹潘趣酒碗,就结合了中国外销瓷中风行的两大元素:潘趣酒碗和希腊神话主题纹饰。该潘趣碗上就是描绘了希腊神话故事“帕里斯的审判”。该主题纹饰在18世纪40年代极为盛行,大多外销瓷器物都是在1750年前后烧制的。该酒碗无论其器型还是纹饰均体现了中国瓷匠在逐步接受欧洲文化元素并灵活运用到了外销瓷产品中,但是细看图中的这幅画,我们可以发现各位神仙的肋骨画在了后背上,胸部和膝盖成了挂在躯体上的黑色圆圈,长袍的皱褶也画得僵硬死板,由于中国的瓷绘家对西方的艺术理解和西洋画中的色彩变化的运用不熟悉,因此使得他们绘制的此类纹饰图案毫无美感可言,这也正是中国的瓷绘家描绘欧洲神话场景尤其是表现裸体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之后,中国艺人在不断地摸索、实践,逐步改进了临摹西洋绘画的技法,并逐渐认识到西洋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上的区别,因此,对于中国外销瓷中描绘这种主题纹饰的作品创作时间不同,品质也完全不同。
3、“满大人”纹饰
“满大人”是英文“mandarin”的音译,这是欧洲最早进入中国的葡萄牙人对中国官员的称谓,出现在16世纪的明代晚期——当时来华的一些欧洲人的信函和日记等文献中已出现这一词汇。此后的明清时期,无论是西方人或华人,都习惯将描绘清装人物图案的广彩瓷器称为“满大人”。
“满大人”纹饰,主要流行于雍正至嘉庆时期,以乾隆时期最盛,道光以后式微。其画面通常绘的是着清装的男子与着明装的女子在一起的庭院生活场景,以休闲、愉悦、欢快为主题,如图4中的这个潘趣碗上的纹饰就是反应这一主题的。“满大人”纹饰的流行与式微,究其原因,一是,17~18世纪是欧洲“中国热”最为流行的时期,代表中国元素的最主要的载体正是中国瓷器,因此绘有“满大人”图案的中国瓷器更受欢迎。二是,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不断深入,“中国热”逐步降温。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导致了“满大人”图案逐渐消失。
四、潘趣碗配套器具特征
众所周知,潘趣碗的体积都比较大,如果直接端着碗喝酒肯定不现实,所以为了方便使用,潘趣酒碗一般都会配有舀酒的勺子和盛酒的杯子,然后用酒勺把酒舀到高脚杯内引用。由于潘趣酒碗腹深口大,因此与之配套的酒勺通常都有很长的手柄,多为银制。
1760年至1810年间,为了充分发掘贸易利润,也有外国贸易者在中国定制这种形制特别的瓷质酒勺。但由于全瓷质的酒勺在运输过程中易碎,也经不起在聚会上的频繁使用,因此,大多数的瓷质酒勺都在勺体和手柄的连接处安了一个插槽或扭槽,以便使用的时候可以安上银质、木质或象牙质的手柄,而真正全瓷质的酒勺在外销瓷市场中少之又少。
与潘趣酒碗配套使用的酒杯通常是细长的高脚杯,这类高脚杯被剔成圆锥形,足部隆起呈半球形。1680至1720年間,中国大量地生产瓷质酒杯和酒瓶销往欧洲各国的市场,而这些酒杯和酒瓶都是模仿了17世纪末英国的玻璃制品的造型。为了冲击欧洲日益繁荣的玻璃制品市场,欧洲东印度公司的善人从中国大量定制瓷质的酒杯和酒瓶,但是该举措对打压欧洲玻璃制品市场的效果微乎其微。
五、潘趣碗在欧洲人生活中的地位
在欧洲,潘趣碗是贵族家庭用来炫耀其社会地位的中国瓷器之一,在很多的名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例如图5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佛罗伦萨的潘趣酒会上,一个男子双手高高地托起一只潘趣酒碗,可想而知潘趣碗在当时欧洲社会的酒会中是必不可少的器皿。
再如图6,一女子手捧着一个潘趣碗坐在船上,可能是遇到了大的海浪,船倾斜了,桌上的茶杯也翻了,潘趣碗中的酒也快要洒出来了,但女子在船快要翻了的情况下,还是要一只手紧紧扶住这个潘趣酒碗以免摔碎,可以得知潘趣酒碗在该女子心目中的重要性。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潘趣酒调制的口味在不断变化,但是潘趣酒碗作为西方家庭餐饮用具中的一种器物,自出现之日起,便承载了诸多的内涵和意义,成为代代相传的家庭纪念物品,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西方社会的生活面貌,以及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它也是中西陶瓷贸易、饮食文化交流和文化艺术融合的无声见证者!
推荐访问:彩瓷|浅析|潘趣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