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3-20 09:32:49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仍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仍存在企业主不重视党建、企业党员不积极参与、党建作用无法有效发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厘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对于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力,有效引领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好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问卷调查 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杨会晓,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200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也急剧增多。从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重要力量”“毫不动摇”,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渐次改进,愈发坚定。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更深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的现状,我们在北京、广州、武汉、杭州、江苏、郑州、上海、黑龙江等8个省份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1份,回收率95%。下面我们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数据,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实效调查
  我们可以明显从图1中看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63.16%的受调对象认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存在党组织建设资金不足,物质激励缺失问题,60.53%的受调对象认为认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存在激励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相脱节问题,48.68%的受调对象认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存在活动形式单一问题,47.37%的受调对象认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党员干部缺位,精神激励机制匮乏问题(图1)。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我们主要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出现的问题分为物质激励匮乏、精神激励机制缺失、激励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相互脱节等三个方面。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非公企业趋利性与党建工作目标之间存在差异
  企业发展和党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同时开展,相互促进,即非公企业资本的利润追求和党建的政治追求之间不发生碰撞时,但一旦两者产生分歧,非公企业必然优先考虑资本要求,再考虑非公企业的政治要求,亚布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在需要层次理论中,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下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对人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当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创业初期,非公有制企业主需要追求利润来维系企业的生存,无暇顾及党组织建设; 当企业发展处于稳定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主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党建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支持党建活动获得更多政治话语权,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
  现如今,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基本处于资本积累的状态,相较于进行党组织建设(较高层次需要),他们对做大做强企业、追求利润的需求(较低层次需要)更为迫切。总之,非公有制企业有其自身发展逻辑,效率最高和利益最大是其首要关注点,但是党建工作目标并非是产生直接的经济利润,也无法直接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非公企业趋利性与党建工作目标之间的差异,是非公企业企业主对党建采取漠视态度,党建活动缺乏物质激励的重要原因。
  (二)企业员工面临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冲突
  非公企业中,员工的薪资、晋升等切身利益与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直接相关,与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不直接相关;对普通职工而言,经济收入与职业发展远比党员身份的吸引力更大;大部分党员员工虽然对企业党建持支持态度,但是非公企业党员员工普遍存在两种心理,一是矛盾心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党员的服务群众作用没有办法直接表现,党员员工常处于追随和游离党组织的矛盾混沌状态;二是冷漠心理,党员职工认为自己处于体制外,对参与党组织活动意识淡薄,对于企业是否建立党组织态度冷漠。
  (三)传统党建模式无法满足非公企业党建实际需求
  现代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利益格局蓬勃呈现,单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这样强制的动员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新经济组织传统职能的落后必然带来基层组织的空化,一些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崭新的发展局面中茫然无措。 非公企业的偏独立性、残酷的高汰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使传统党建模式难以为继,此时,如果保持固化的经验、方法,非公企业党建必然事倍功半。在具体实践中,中央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并不全部符合,“重建党、轻党建”,重具化指标轻党建质量提高的状况依然存在。长此以往,我党不断丰富的党建成果很有可能被党建有效性低下的问题逐渐消磨,致使非公企业党建深化发展的力量进一步缺乏。

推荐访问:激励机制 党组织 非公有制 思考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