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12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25 12:30:02 党史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人民公仆——朱治国】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看了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在党员干部泪目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12篇,供大家参考。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12篇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1

【人民公仆——朱治国】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

看了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在党员干部泪目感叹的同时,更应该从其优秀的品质,从其履职一丝不苟的工作中,获得启示,什么是优秀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用实干,用巧干给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用生命书写了组织干部的答卷。

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媒体报道有很多,那样多的事迹,根本不用我们一一进行解读,实干、担当,他就如同是一块砖,组织把自己放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到了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工作上更讲技巧,特别是基层党建建设工作中,他根据当地基层干部的现状:青海4149个村32000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阻碍基层党建发展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建设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基层党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基层干部在致富的道路上真正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带头羊,朱治国同志决定从提升这些基层干部的学历入手,并且他说干就干,为基层党建建设打造一条新路子。

在这一项工作中朱治国同志有想法,也立刻见行为,开展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经过他的多方运作,2019年秋天,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施。在这一项工作中,为了解决参加学习基层干部的经费问题,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接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青海省在2016年到2020年间连续两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年度报酬。有了学历,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薪水,基层党建的创建谱写了新篇章,干部谋事干事www..cn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朱治国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探索出来的路子为青海省基层干部管理闯出了一条道路,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在基层干部党建工作中做出了表率,提供了思路。

朱治国同志走了,是家庭的损失,是群众的损失,更是我们党的损失。人民的公仆,组织干部学习的标杆,朱治国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2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

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向大地飘洒。起伏的山峦、无边的荒原……青藏高原不少地方,改换银装,尽显苍茫。然而,它们再也无法与那个熟悉的身影重逢了。

深夜的西宁,分外寂静。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楼,那盏长明的灯没有亮起,熬煮中药的瓦罐再也不会散发幽香。

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忙碌如常,匆匆吃完早饭,还没出门就拨通了工作电话。突然,他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救护车呼啸而至……

年仅43岁的朱治国,再也没有醒来。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

这是朱治国生前最后两个月的工作日程——

4月,开始筹备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5月底,党代会闭幕,随即投入到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八次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又是经常废寝忘食;6月,率队到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忍受着高海拔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每天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

“‘休息’二字好像与他无缘,只要和他联系,他几乎都在工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秘书长司吉昇含泪告诉记者。

“经常看到他放在办公室来不及拿回家的行李,经常听到家人催他回家吃饭的电话,经常看到那盏似乎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灯。”青海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干部姜萍眼中泛着泪光说。

个头不高,一副金属框眼镜挂在有点娃娃气的圆脸上,可亲可敬。

“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这是同事们对他一致的评价。

长期的劳累,让朱治国的身体每况愈下。许多人不理解,问他:“你天天没日没夜干,图个啥?”他严肃地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

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3年内成长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再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又任副部长,朱治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马上要启动,我们去村里看看。”2020年12月31日,时任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的刘志德接到朱治国电话。

两人驱车来到海东市,避开县城周边,专挑山沟沟钻,不定路线,见村就看。3天时间,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个村。每晚9点,朱治国会将当日发现的薄弱环节编辑成短信,发给全省市州组织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

“2021年村(社区)换届,时间最短、效果最好,平稳、圆满!”刘志德说,“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只要听说某件事是朱部长负责,心里都放心得很。”

时间是一杯水,对事业投入多一些,留给家人便少一点。

“他有着2倍速的工作效率,有着2倍速的学习方法,有着2倍速的生活节奏,却没想到,也以2倍速离我们而去……”朱治国去世后,他16岁的儿子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

朱治国母亲的手机里,至今仍存着母子最后一段对话:“喜喜(乳名),今天出差回来了吧?晚上回家吃饭吗?”“妈妈,我不回了,还有工作。”

71岁的母亲翻看手机时泪流满面:“出差完,他没有一次直接回家,在办公室睡坏了4张行军床。”

“每天准时去上班,从来不会准时回来。”母亲抹了一把泪说。

2019年,朱治国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大家打趣说:“您当处长时忙,当了部长更忙。”他回答:“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工作就越多啊!”

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

“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21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

朱治国分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是他最关注的事。

走进西宁市城北区陶北村,靓丽别致的新居、整洁笔直的村道,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陶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俊良身穿笔挺西装,意气风发。然而,几年前,他却愁得“晚上吃安眠药都睡不着”。

2017年,陶北村因“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整村迁移到安置小区。环境虽好,但村民却不乐意:“搬得起,住不起,土地没了,生活没着落。”意见汇总到陈俊良这里,他心里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地可咋整?”

彼时,朱治国正牵头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陈俊良在一次会上碰到朱治国,请他支支招。“你们村的情况我了解,最重要的是党员要首先拧成一股绳。另外,何不试试‘飞地经济’?”朱治国一语点醒陈俊良。

“只要是基层组织强的村,发展就好。”陈俊良回村就召开党员大会,理清党员职责,强化管理监督,号召党员对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走访、慰问等,真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党员拧成一股绳,干事创业有了精气神。陶北村流转其他村的870亩河滩地,建起了旅游小镇,在朱治国指导下,村集体经济从此前的24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260万元。

朱治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7种发展模式,高效推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落地见效。2020年底,青海省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0.9%。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事后总结说,“解决问题,战略层面要看容易些,战术层面要看困难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支撑。

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服务能力弱,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的一大“瓶颈”。

“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是个老问题,以前除了培训,似乎别无他法。”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薛成龙说。

朱治国主动担责,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2019年,青海省委组织部与青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提升大专班,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80%的学费由市州和县市区承担,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提升文化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名毕业生动情地说:“我家祖祖辈辈没出过大学生,我做梦也想不到还有机会上大学。”

青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庞晓玲忆起当年朱治国率队赴湖南考察的场景,仍会落泪。 “湖南是农业大省,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头一天夜里10点多到,第二天上午参加座谈会,中午12点就往回赶,一刻都不停啊。”庞晓玲含泪讲述,“朱部长协调湖南开放大学免费提供资源,引进的教材很多,一个人都搬不动。”

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高质量指导性文件;谋划推动青海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和“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推动提升“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深度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__学习教育……许多工作,都能见到朱治国的身影。

每年年底青海省委组织部的目标考核大会,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要面向所有干部述职,朱治国每次都主动登台,不拿一支笔、不带一张纸,条分缕析、深入细致。

朱治国去世后,家人到单位领取遗物。本以为他工作忙,没时间收拾办公室,同事特意多叫了几个人帮忙。没想到,一进房间,四五十本工作笔记整齐摞着,每一本都字迹工整;柜子里个人物品与单位资料公私分明;用过的手机、U盘等分门别类放到几个筐里。

“周到、细致”“对工作,他心里有本账”“干事有章有法”“敢担当、会担当”……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

“每天看到朱部长绷紧了发条工作,却不知道他家里情况那么糟糕……”青海省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回忆起来,泣不成声。

朱治国妻子2013年查出肺癌,常年卧病在床。

繁忙的工作之余,哪怕有一分钟时间,朱治国也要照顾妻子。

有一次,妻子想吃橙子,但因病情严重只能吃流食。于是,朱治国徒手挤橙汁,憋得脸通红。同事知道了,建议买个榨汁机。“不行,果肉打不碎,会呛着!”朱治国说。

每早出门前,朱治国总会把妻子一天三次要吃的药分好,放到小杯子里,还细心地贴上标签。只要不加班,朱治国晚上就陪护妻子,替她搓背、按头。

朱治国妻子患病后,医药费成了沉重负担,银行卡余额捉襟见肘,朱治国瞒着亲人,把房子卖掉,给妻子治病。

2021年下半年,朱治国在中央党校学习,每日一记。9月24日,他只写下6个字:“今日不记,揪心。”那天是妻子做复检的日子,病情不乐观。

2022年初,与癌症斗争8年多的妻子不幸离世。朱治国忍着悲痛,定下规矩:不收礼金、不烧纸、不宴请。

朱治国最爱竹子。走进他简朴的家,客厅隔断的玻璃上,是一丛翠竹。他的微信头像,是一枚党徽配翠竹。桌上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国”4字。自始至终,朱治国对权力保持敬畏。

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规矩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遵守,我不能坏了规矩!”办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费,有一次出差,办公室人员替他垫付,他出差回来后立即送还。

不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

曾有一名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干部,因孩子在西宁上学无人照看,想把在玛沁县工作的妻子调回西宁。但他听说,朱治国的姐姐和姐夫因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孩子常年两头跑。这名干部汗颜,再未提起此事。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常常告诫下属。

在格尔木市政府办公室,有一名司机,是朱治国十几年的好友。有人劝他:“没有功劳有苦劳,找朱部长打个招呼,转个岗位,干啥都比开车强。”老友了解朱治国的性格,断然回绝:“他从不会用权力为朋友谋私利。”

“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朱治国常说,他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副镇长麦日根曾与朱治国共事。“每次下乡,他总能很快地和村里的大爷大妈熟络起来,办公室有群众来时,他会热心地端上一杯热茶,让大家放心地说自己遇到的难题。”麦日根说,“老百姓都叫他‘尕’书记,一是说他个子小,二是看他亲切,像是称呼自己的孩子。”

2019年初,玉树遭受雪灾。接到灾情报告,朱治国第二天就赶到现场。有同事劝道:“明天就是元宵节,过了节再去吧!”朱治国很生气,“灾情揪心,怎么能耽搁?”

一落地,他就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抗灾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了解受灾情况,晚上10点多回到房间就连夜起草灾情考察报告。

当地干部说:“高寒缺氧,部长明天再写吧。”朱治国却说:“想想冰天雪地里那些砸冰铲雪、抢通道路、搬运饲草的基层党员干部,想想眼巴巴等着救援的老百姓,我们加班熬夜写报告算点啥?”报告写完,已是凌晨5点。

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3

【向朱治国同志学习】

“为生民立命”是古往今来的一个行动理想,朱治国同志用短暂的生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把一名平凡而优秀的干部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精神激励和灵魂洗礼,是一个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切身实践了“为生民立命”理想的共产党人。

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因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青藏高原。朱治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对事业的无比热爱,用忠实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公仆形象。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交出了一名组工人的“生命答卷”,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何为热爱,何为执着,何为奉献?二十余载初心不改,投身工作鞠躬尽瘁。朱治国同志用大无畏的精神树起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兵形象。在同事眼里,他“满怀激情无私忘我”;在家人眼里,他 “一心为公毫不利己”;在朋友眼里,他“勤俭朴实重情重义”,这样的一位好干部离开了他工作战斗岗位,离开了最爱他的家人,离开了他帮扶的困难学生,可谓天妒英才。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他初心如磐、忘我奉献、敢于斗争、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就像春天里的阳光、大海中的灯塔、夜空里的星辰,在精神上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和标杆,也必将激励我们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笃定前行。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我将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因此我们青年共产党员应当努力奋斗,做到如下几点:

牢记嘱托,为民服务,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衡量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标准,一不论职位高低,二不比权势大小,比的是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是不是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的牢记嘱托,切实做到为为人民服务,落实好群众路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有牢记嘱托,为民服务,在实践中继续发展。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向人民学习,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增强服务意识,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辨别和衡量是非、善恶、美丑、功过、得失、苦乐、荣辱、爱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的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潮头发展。

牢记嘱托,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要靠共产党的领导,要靠人民群众的拥护,要靠广大的党员干部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为民众服务,才能切实履行好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才能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向朱治国同志学习,做“为生民立命”的好同志!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4

【人民与国家好干部-朱治国】

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朱治国部长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全心全意服务在人民身上,完成党交予的任务,响应了他本人说的: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我们生日了解及阅读朱治国部长的事迹后,对我感触很深,也激励我认真学习他的精神,做到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付出,完成本职工作。

我们要向朱治国部长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像朱治国部长一样敢于担当,为民服务;更要像朱治国部长一样清正廉洁、踏实做事,用自己的忠诚来回报党的任命、回报人民的信任;更要学习朱治国部长告诫下属的话“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全国各地的青年干部予以为戒的忠告。朱治国部长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是我们坚持信任与学习。

朱治国部长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体现出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朱治国部长高贵的品质,更要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不断奋斗进取,做新时代的好干部、好青年。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5

【人民公仆——朱治国】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

看了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在党员干部泪目感叹的同时,更应该从其优秀的品质,从其履职一丝不苟的工作中,获得启示,什么是优秀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用实干,用巧干给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用生命书写了组织干部的答卷。

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媒体报道有很多,那样多的事迹,根本不用我们一一进行解读,实干、担当,他就如同是一块砖,组织把自己放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到了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工作上更讲技巧,特别是基层党建建设工作中,他根据当地基层干部的现状:青海4149个村32000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阻碍基层党建发展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建设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基层党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基层干部在致富的道路上真正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带头羊,朱治国同志决定从提升这些基层干部的学历入手,并且他说干就干,为基层党建建设打造一条新路子。

在这一项工作中朱治国同志有想法,也立刻见行为,开展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经过他的多方运作,2019年秋天,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施。在这一项工作中,为了解决参加学习基层干部的经费问题,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接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青海省在2016年到2020年间连续两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年度报酬。有了学历,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薪水,基层党建的创建谱写了新篇章,干部谋事干事www..cn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朱治国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探索出来的路子为青海省基层干部管理闯出了一条道路,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在基层干部党建工作中做出了表率,提供了思路。

朱治国同志走了,是家庭的损失,是群众的损失,更是我们党的损失。人民的公仆,组织干部学习的标杆,朱治国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6

【向朱治国同志学习】

“为生民立命”是古往今来的一个行动理想,朱治国同志用短暂的生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把一名平凡而优秀的干部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精神激励和灵魂洗礼,是一个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切身实践了“为生民立命”理想的共产党人。

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因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青藏高原。朱治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对事业的无比热爱,用忠实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公仆形象。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交出了一名组工人的“生命答卷”,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何为热爱,何为执着,何为奉献?二十余载初心不改,投身工作鞠躬尽瘁。朱治国同志用大无畏的精神树起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兵形象。在同事眼里,他“满怀激情无私忘我”;在家人眼里,他 “一心为公毫不利己”;在朋友眼里,他“勤俭朴实重情重义”,这样的一位好干部离开了他工作战斗岗位,离开了最爱他的家人,离开了他帮扶的困难学生,可谓天妒英才。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他初心如磐、忘我奉献、敢于斗争、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就像春天里的阳光、大海中的灯塔、夜空里的星辰,在精神上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和标杆,也必将激励我们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笃定前行。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我将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因此我们青年共产党员应当努力奋斗,做到如下几点:

牢记嘱托,为民服务,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衡量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标准,一不论职位高低,二不比权势大小,比的是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是不是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的牢记嘱托,切实做到为为人民服务,落实好群众路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有牢记嘱托,为民服务,在实践中继续发展。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向人民学习,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增强服务意识,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辨别和衡量是非、善恶、美丑、功过、得失、苦乐、荣辱、爱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的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潮头发展。

牢记嘱托,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要靠共产党的领导,要靠人民群众的拥护,要靠广大的党员干部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为民众服务,才能切实履行好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才能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向朱治国同志学习,做“为生民立命”的好同志!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7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

朱治国是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他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他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对党务工作满腔热忱、兢兢业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负责的每一项工作、经手的每一份材料。全程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__学习教育,精心谋划活动载体,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他牢记宗旨、心系基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关心基层党员干部,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把铁的纪律和严的要求落实到干事创业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注重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净化生活圈和社交圈,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务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时代风貌。

如今的社会需要榜样不仅仅是大家学习的楷模、精神的模范,是对理想信念虔诚坚守、是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集中体现。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必要保障,强化对治国理政思想等理论的学习,对照党章党规时刻自省。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党的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各行各业的奋斗着、追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我们要紧跟时代,在拼搏中成就事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担当重任,维护稳定的第一线。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8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

朱治国是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他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他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对党务工作满腔热忱、兢兢业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负责的每一项工作、经手的每一份材料。全程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__学习教育,精心谋划活动载体,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他牢记宗旨、心系基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关心基层党员干部,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把铁的纪律和严的要求落实到干事创业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注重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净化生活圈和社交圈,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务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时代风貌。

如今的社会需要榜样不仅仅是大家学习的楷模、精神的模范,是对理想信念虔诚坚守、是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集中体现。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必要保障,强化对治国理政思想等理论的学习,对照党章党规时刻自省。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党的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各行各业的奋斗着、追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我们要紧跟时代,在拼搏中成就事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担当重任,维护稳定的第一线。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9

【争做人民好干部】

当每个人都心怀大家,才有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处。仰望历史长空,无数英雄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如今这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仍然不乏心怀大家、无私奉献的人民好干部,朱治国部长就是其中一位。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在他的43岁,在一个普通的礼拜六上午,本要准备去加班的朱治国部长却因心绞痛而离开了人世。朱治国部长的离世不仅带给了亲人巨大的悲痛,更是当地人民莫大的遗憾。在他任职期间,立足岗位实际,担当务实,为当地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更要学习朱部长的优秀品质,争做人民好干部。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无悔的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选择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但我们也能看到,有些基层岗位条件艰苦,实践锻炼复杂多变,年轻干部要面对许多急难险重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更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不畏眼前的困难险阻,将它们转换为工作当中的动力。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实干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实干兴邦的工作要求,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更要有实干的精神。年轻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扎实履职尽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在工作中做到有担当、有作为、有贡献。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坦荡的严守。青年干部要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感,狠抓责任落实。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自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以更强的政治素质、更严的纪律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尽责履职。

新时代的干部,必须勤练内功,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练就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精湛的业务本领,练就担当实干的的精神,时时牢记榜样的力量,从榜样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祖国绘就最新最美丽的画卷!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10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

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向大地飘洒。起伏的山峦、无边的荒原……青藏高原不少地方,改换银装,尽显苍茫。然而,它们再也无法与那个熟悉的身影重逢了。

深夜的西宁,分外寂静。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楼,那盏长明的灯没有亮起,熬煮中药的瓦罐再也不会散发幽香。

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忙碌如常,匆匆吃完早饭,还没出门就拨通了工作电话。突然,他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救护车呼啸而至……

年仅43岁的朱治国,再也没有醒来。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

这是朱治国生前最后两个月的工作日程——

4月,开始筹备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5月底,党代会闭幕,随即投入到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八次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又是经常废寝忘食;6月,率队到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忍受着高海拔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每天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

“‘休息’二字好像与他无缘,只要和他联系,他几乎都在工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秘书长司吉昇含泪告诉记者。

“经常看到他放在办公室来不及拿回家的行李,经常听到家人催他回家吃饭的电话,经常看到那盏似乎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灯。”青海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干部姜萍眼中泛着泪光说。

个头不高,一副金属框眼镜挂在有点娃娃气的圆脸上,可亲可敬。

“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这是同事们对他一致的评价。

长期的劳累,让朱治国的身体每况愈下。许多人不理解,问他:“你天天没日没夜干,图个啥?”他严肃地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

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3年内成长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再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又任副部长,朱治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马上要启动,我们去村里看看。”2020年12月31日,时任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的刘志德接到朱治国电话。

两人驱车来到海东市,避开县城周边,专挑山沟沟钻,不定路线,见村就看。3天时间,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个村。每晚9点,朱治国会将当日发现的薄弱环节编辑成短信,发给全省市州组织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

“2021年村(社区)换届,时间最短、效果最好,平稳、圆满!”刘志德说,“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只要听说某件事是朱部长负责,心里都放心得很。”

时间是一杯水,对事业投入多一些,留给家人便少一点。

“他有着2倍速的工作效率,有着2倍速的学习方法,有着2倍速的生活节奏,却没想到,也以2倍速离我们而去……”朱治国去世后,他16岁的儿子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

朱治国母亲的手机里,至今仍存着母子最后一段对话:“喜喜(乳名),今天出差回来了吧?晚上回家吃饭吗?”“妈妈,我不回了,还有工作。”

71岁的母亲翻看手机时泪流满面:“出差完,他没有一次直接回家,在办公室睡坏了4张行军床。”

“每天准时去上班,从来不会准时回来。”母亲抹了一把泪说。

2019年,朱治国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大家打趣说:“您当处长时忙,当了部长更忙。”他回答:“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工作就越多啊!”

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

“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21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

朱治国分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是他最关注的事。

走进西宁市城北区陶北村,靓丽别致的新居、整洁笔直的村道,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陶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俊良身穿笔挺西装,意气风发。然而,几年前,他却愁得“晚上吃安眠药都睡不着”。

2017年,陶北村因“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整村迁移到安置小区。环境虽好,但村民却不乐意:“搬得起,住不起,土地没了,生活没着落。”意见汇总到陈俊良这里,他心里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地可咋整?”

彼时,朱治国正牵头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陈俊良在一次会上碰到朱治国,请他支支招。“你们村的情况我了解,最重要的是党员要首先拧成一股绳。另外,何不试试‘飞地经济’?”朱治国一语点醒陈俊良。

“只要是基层组织强的村,发展就好。”陈俊良回村就召开党员大会,理清党员职责,强化管理监督,号召党员对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走访、慰问等,真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党员拧成一股绳,干事创业有了精气神。陶北村流转其他村的870亩河滩地,建起了旅游小镇,在朱治国指导下,村集体经济从此前的24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260万元。

朱治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7种发展模式,高效推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落地见效。2020年底,青海省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0.9%。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事后总结说,“解决问题,战略层面要看容易些,战术层面要看困难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支撑。

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服务能力弱,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的一大“瓶颈”。

“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是个老问题,以前除了培训,似乎别无他法。”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薛成龙说。

朱治国主动担责,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2019年,青海省委组织部与青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提升大专班,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80%的学费由市州和县市区承担,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提升文化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名毕业生动情地说:“我家祖祖辈辈没出过大学生,我做梦也想不到还有机会上大学。”

青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庞晓玲忆起当年朱治国率队赴湖南考察的场景,仍会落泪。 “湖南是农业大省,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头一天夜里10点多到,第二天上午参加座谈会,中午12点就往回赶,一刻都不停啊。”庞晓玲含泪讲述,“朱部长协调湖南开放大学免费提供资源,引进的教材很多,一个人都搬不动。”

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高质量指导性文件;谋划推动青海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和“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推动提升“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深度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__学习教育……许多工作,都能见到朱治国的身影。

每年年底青海省委组织部的目标考核大会,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要面向所有干部述职,朱治国每次都主动登台,不拿一支笔、不带一张纸,条分缕析、深入细致。

朱治国去世后,家人到单位领取遗物。本以为他工作忙,没时间收拾办公室,同事特意多叫了几个人帮忙。没想到,一进房间,四五十本工作笔记整齐摞着,每一本都字迹工整;柜子里个人物品与单位资料公私分明;用过的手机、U盘等分门别类放到几个筐里。

“周到、细致”“对工作,他心里有本账”“干事有章有法”“敢担当、会担当”……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

“每天看到朱部长绷紧了发条工作,却不知道他家里情况那么糟糕……”青海省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回忆起来,泣不成声。

朱治国妻子2013年查出肺癌,常年卧病在床。

繁忙的工作之余,哪怕有一分钟时间,朱治国也要照顾妻子。

有一次,妻子想吃橙子,但因病情严重只能吃流食。于是,朱治国徒手挤橙汁,憋得脸通红。同事知道了,建议买个榨汁机。“不行,果肉打不碎,会呛着!”朱治国说。

每早出门前,朱治国总会把妻子一天三次要吃的药分好,放到小杯子里,还细心地贴上标签。只要不加班,朱治国晚上就陪护妻子,替她搓背、按头。

朱治国妻子患病后,医药费成了沉重负担,银行卡余额捉襟见肘,朱治国瞒着亲人,把房子卖掉,给妻子治病。

2021年下半年,朱治国在中央党校学习,每日一记。9月24日,他只写下6个字:“今日不记,揪心。”那天是妻子做复检的日子,病情不乐观。

2022年初,与癌症斗争8年多的妻子不幸离世。朱治国忍着悲痛,定下规矩:不收礼金、不烧纸、不宴请。

朱治国最爱竹子。走进他简朴的家,客厅隔断的玻璃上,是一丛翠竹。他的微信头像,是一枚党徽配翠竹。桌上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国”4字。自始至终,朱治国对权力保持敬畏。

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规矩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遵守,我不能坏了规矩!”办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费,有一次出差,办公室人员替他垫付,他出差回来后立即送还。

不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

曾有一名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干部,因孩子在西宁上学无人照看,想把在玛沁县工作的妻子调回西宁。但他听说,朱治国的姐姐和姐夫因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孩子常年两头跑。这名干部汗颜,再未提起此事。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常常告诫下属。

在格尔木市政府办公室,有一名司机,是朱治国十几年的好友。有人劝他:“没有功劳有苦劳,找朱部长打个招呼,转个岗位,干啥都比开车强。”老友了解朱治国的性格,断然回绝:“他从不会用权力为朋友谋私利。”

“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朱治国常说,他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副镇长麦日根曾与朱治国共事。“每次下乡,他总能很快地和村里的大爷大妈熟络起来,办公室有群众来时,他会热心地端上一杯热茶,让大家放心地说自己遇到的难题。”麦日根说,“老百姓都叫他‘尕’书记,一是说他个子小,二是看他亲切,像是称呼自己的孩子。”

2019年初,玉树遭受雪灾。接到灾情报告,朱治国第二天就赶到现场。有同事劝道:“明天就是元宵节,过了节再去吧!”朱治国很生气,“灾情揪心,怎么能耽搁?”

一落地,他就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抗灾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了解受灾情况,晚上10点多回到房间就连夜起草灾情考察报告。

当地干部说:“高寒缺氧,部长明天再写吧。”朱治国却说:“想想冰天雪地里那些砸冰铲雪、抢通道路、搬运饲草的基层党员干部,想想眼巴巴等着救援的老百姓,我们加班熬夜写报告算点啥?”报告写完,已是凌晨5点。

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11

【争做人民好干部】

当每个人都心怀大家,才有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处。仰望历史长空,无数英雄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如今这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仍然不乏心怀大家、无私奉献的人民好干部,朱治国部长就是其中一位。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在他的43岁,在一个普通的礼拜六上午,本要准备去加班的朱治国部长却因心绞痛而离开了人世。朱治国部长的离世不仅带给了亲人巨大的悲痛,更是当地人民莫大的遗憾。在他任职期间,立足岗位实际,担当务实,为当地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更要学习朱部长的优秀品质,争做人民好干部。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无悔的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选择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但我们也能看到,有些基层岗位条件艰苦,实践锻炼复杂多变,年轻干部要面对许多急难险重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更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不畏眼前的困难险阻,将它们转换为工作当中的动力。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实干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实干兴邦的工作要求,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更要有实干的精神。年轻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扎实履职尽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在工作中做到有担当、有作为、有贡献。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坦荡的严守。青年干部要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感,狠抓责任落实。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自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以更强的政治素质、更严的纪律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尽责履职。

新时代的干部,必须勤练内功,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练就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精湛的业务本领,练就担当实干的的精神,时时牢记榜样的力量,从榜样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祖国绘就最新最美丽的画卷!

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篇12

【人民与国家好干部-朱治国】

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朱治国部长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全心全意服务在人民身上,完成党交予的任务,响应了他本人说的: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我们生日了解及阅读朱治国部长的事迹后,对我感触很深,也激励我认真学习他的精神,做到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付出,完成本职工作。

我们要向朱治国部长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像朱治国部长一样敢于担当,为民服务;更要像朱治国部长一样清正廉洁、踏实做事,用自己的忠诚来回报党的任命、回报人民的信任;更要学习朱治国部长告诫下属的话“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全国各地的青年干部予以为戒的忠告。朱治国部长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是我们坚持信任与学习。

朱治国部长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体现出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朱治国部长高贵的品质,更要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不断奋斗进取,做新时代的好干部、好青年。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事迹 学习 朱治国书法 朱国治评价 朱治中书画 朱治安简介 朱治治家格言 朱治山医生 朱治勇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