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7篇)

时间:2024-09-19 08:00:04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如何用党建驱动学校德育

  如何用党建驱动学校德育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党组织不抓德育,或者在德育方面话语权少的现象普遍存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小学校党组织重要任务”。

  xx学校抓住时机,强化党组织抓德育的功能,以党建促德育,有效完善了中学德育机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有效路径。

  一、建立学校党委书记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

  加强组织领导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发挥的三个作用:

  一是领导作用。

  作为学校工作的政治核心,没有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何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参与作用。

  在学校,每一位成员都是德育工作者,党员更不能例外,都应参与德育工作,都应成为积极参与者,并在德育工作中起模范作用。

  三是保证作用。

  从思想、政策和组织上保证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并发挥好督促作用。在此认识基础上再进行领导机制创新,才可统领德育工作全局。

  在机制创新上,xx学校实行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肩挑”,学校继而建立了党委书记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由党委书记担任“创建领导组”组长,统筹学校德育工作,由党委直接领导和协调开展德育各项工

  作。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每周行政会都要结合阶段性德育特点确定和布置德育活动内容。学校已经形成以党委、行政为核心,政教处、团委为龙头,年部副校长、班、团、学生会干部为骨干,各任课教师为基础的德育常规管理网络的良好局面。机制的创新,给党委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决策、管理和发挥领导、监督

  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从机制上保障党委书记发挥关键角色的作用?

  xx学校党委建立了书记挂钩干部制度。除行政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外,七、八、九年部及第一、第二、第三支部书记分别对应挂钩各年部。支部书记经常深入挂钩年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参与指导年部德育活动,参加年部召开的教师会、学生家长会、学生大会和德育研讨活动,及时了解、指导德育工作。

  书记挂钩机制着力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先锋表率作用,拓展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优化了党建德育功能,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二、创新学生党建形式,办好业余党(团)校

  党建带动团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需求。学校党委坚持把党团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团员的先进性意识,为学校德育工作拓展了新阵地,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强化思想教育培训。

  学校党委及时成立了业余党(团)校,由学校党委成员分别挂钩一个干部,党员班主任和教

  研组长挂钩一个团支部,各党员教师联系1-2名优秀团员学生,举办业余党校培训班,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在业余党(团)校的创办过程中,xx学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1)在生源建设上求“广”。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团委审核相结合的原则,选拔上进心强、有一定工作能力、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业余党(团)校学习。

  (2)在师资力量上求“合”。采取专职、兼职、聘请等办法,整合师资力量,建立了一支相对固定的业余党(团)校师资队伍。(3)在培训内容上求“实”。主要以党章、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国情、省情及时事政治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采用党课、党章学习小组、专题讲座、参观访问、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

  二是创新“三种形式”,加强实践教育锻炼。

  通过组织参加党内活动、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锻炼。

  首先,在学生干部岗位上压担子锻炼。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好、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两好一强”学生选拔到学校团委、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班委等岗位担任学生干部,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为别人服务,学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体验党员标准,增强党性观念。

  其次,在主题活动中学习锻炼。学校团委积极开展“面对团旗问自己”“党在我心中”“瞻仰英烈”“学雷锋活动”“创文明班级”等主题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从感性和理性上增强对党的认识,完成对党从了解到热爱、再到向往的飞跃,激发其入党的强烈愿望。

  再次,在党组织活动中实践锻炼。有意识地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参加

  党支部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活动,引导他们“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入党准备。

  三、三方面施策激发党员热情

  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方方面面松懈不得,必须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才能保障德育责任的落实。学校党建促德育是综合施策的过程,而激发党员热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学校德育力量的一个基本途径。

  一是建立党员德育导师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德育导师制是当前我国新的德育模式,它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思想道德引领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这种德育模式因贴近学生而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校党委号召并部署党员教师投身德育导师制活动,要求党员教师在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每一名党员教师联系一名特殊学生,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和亲情化的教育引导工作,使党员教师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兴趣特长的挖掘者,生活困难的扶助者,习惯养成的督促者,自尊自信的鼓励者,恒心毅力的培养者,人际交往的协调者。

  学校党委带动党员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既发挥了党员教师在学校难点工作中的攻坚作用,树立起党员的“旗帜”,展示了党员的风采,又将其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补充和延伸,使班主任不再孤军作战,德育工作因为广大党员的参与更有实效。目前,学校已经在全校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团委为依托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格局。

  二是牢固树立典型引路观念,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先进、激励中坚、鞭策后进。

  结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名师、学科带头人的推荐评选,对党员教师提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学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基本要求,并通过学习铁岭县典型教师崔宝芝的事迹,积极培树身边典型,准确提炼出学校优秀教师曲威的优秀事迹,大力宣传学习她关爱学生、以校为家、成绩斐然的事例。用身边鲜活的事例表现典型,使典型生动丰满、可信可学,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

  三是重视心理健康工作,保障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10年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以来,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现配有专兼职教师2人,全部为党员教师。目前,心理咨询室根据学生实际开设了“应对考试”“走近心理学”“让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赞美诗”“微笑的理由”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活动课、专题讲座以及个别咨询与辅导等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收效显著。

  四、把好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根本点是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几年来,学校党委坚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办学方向,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管理,严谨治学。

  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德育的体验性和互动性。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党委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设了书法、绘画、电子琴、舞蹈、棋类、球类等社团课程,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文

  化,不断增强校园的内部活力。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校运动会、“爱生活、爱家乡”春游教育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和空间,全面育人的理念在具体的情景中开花结果。面向全体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保护环境、清理垃圾、义务向社会宣传法规、关爱老人、互帮互助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德育与智育是互相交融的,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更加深入。而德育水平的提升,又为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提供了动力源泉。德育与智育的良性互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保障。

篇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教育探索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吴国永  邹志远(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摘 要: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保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党支部应当组织学生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学生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努力把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打扎实。关键词:高校党建大学生理想信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根据党章规定,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目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对党员标准进行了阐述,并对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了讲解。对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与系团学组织团务部合作,组织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学生党支部关于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并认真填写“学生帮扶本”。总计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帮扶464名学生,帮扶面占到学生总人数的75.1%,成为学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为了使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有据可考,记录本以学期为单位发放,要求每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开展帮扶活动时将帮扶对象、帮扶性质、帮扶时间、帮扶地点及帮扶情况作详细记录。在每页帮扶记录上还特设有“证明人签名”一栏,确保活动开展真实有效,不流于形式。一、创新高校党建制度、狠抓工作落实,以党建促学风取得实效并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按照党总支的要求,学生支部下发了《学生党支部关于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每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身在加强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寝室和班级为单位明确帮扶对象。具体做法:支部要求每位学生党员划分学风建设责任区,建立电子跟踪档案。每个学生党员负责带动2个以上“问题”同学,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有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和违纪处分学生等;预备党员实行义工制,学生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需完成响应时间的义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校外义务助学、社区服务、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校内学风检查、文明服务、结对帮扶等;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做到“学风建设从我做起”。此外,学生党支部将党员考核、党员发展与以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紧密结合。根据学生党员、帮扶对象及责任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党员考核和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现及帮扶对象的情况作为其能否发展预备党员的重要依据。在制度保障层面完善后,学生党支部立即着手布置具体工作,确保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取得实效。各党总支要求全体同学积极投身学校学风建设,并提出“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号召。并要求全体学生党员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身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支部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促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各位党员现场确定自己的帮扶对象,并填写帮扶确认表。在入党积极分子层面的联系帮扶由我系学生支部二、党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将学风建设推上高潮通过半年的开展活动,以党建促学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以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使学风建设显著改善在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来,特别是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开展后,学风建设整体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学生迟到、旷课、违纪等情况明显下降。在学生旷课上,以实验班级班为例,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19人,占到班级总数46.8%,共帮扶困难学生6人,一般学生38人。第二学期有22人次旷课总计80节,其中入党积极分子旷课3人次8节;本学期开展党员帮扶活动后,截止14周只有6人次旷课32节,没有积极分子旷课。在学生违纪处分上,上学期共给予12名同学不同程度的违纪处分,在开展学风建设和党员帮扶活动后,本学期尚未处分一名同学。

  (二)党员自身党性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在开展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后,我系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通过在学风建设和帮扶过程中考核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使其加强了对自身的要求,调动了每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也使广大同学真真切切看到了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在开展的“建示范院校,创示范班级,做示范学生”活动中,本学期共评选出各类示范生129人,其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109人,占总人数的84.5%。在学院开展的“学习风尚奖”评比活动中,共有7位同学进入第二阶段评选,其中党员就有6人,占入选人数作者简介:吴国永(1973— ),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职业技术教育。课题项目:2018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2018年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以江西民办高职院校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DJYB106)。66教育探索的85.7%。学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已经一个学期,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得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或者发表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这项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风建设水平,也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体现和加强。通过不断改进工作,力求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思政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鲜活的红色文化教育学生青年最富朝气、最有梦想。近百年来,一代代青年开拓拼搏,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相伴同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青年是生力军,是突击队,一直砥砺奋进,从来不曾缺席。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团支书来到方志敏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学习活动,思政课老师向大家讲解方志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铜像鞠躬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学习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精神。梅岭山麓下,烈士陵园内,树木环抱,庄严肃穆,一群党员、建党积极分子来此缅怀方志敏烈士,聆听革命英雄故事,传承优良美德。全体师生在方志敏烈士雕像前托举鲜艳的党旗,神情肃穆地伫立着,重温入党誓词,庄重的宣言铿锵有力。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被捕牺牲。2009年9月,方志敏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作为革命的继承人,每次瞻仰都是革命的传承和思想的洗礼,深知方志敏烈士为革命誓死不渝的信念,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因为有大批的革命先烈,我们才有今天的舒适,才有未来的发展。全体师生还参观了方志敏事迹陈列馆,一幕幕场景、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陈列品生动再现了方志敏参加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建、领导江西农民运动等英雄事迹,让师生们感慨不已。此次方志敏陵园之行,给师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到了很多在课堂和校园内难以接触的实际体验,从而更加感受到爱国的热血和情怀。此行使全体师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以后学习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四、狠抓党的理论学习、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一)思想政治方面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二)理论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三)会议要求和党课学习总支大会必须按时到场,佩戴党徽校徽。请假者以书面形式,因无故缺席二次不参加支部大会,总支给与警告。情节严重者,给于严重警告。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五、结语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党员。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总支和支部书记、委员必须在培养党员过程中,至少担任一位教工或者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人。不得损害入党积极分子利益者,培养发展学生入党过程,必须辅导员知晓。让党建工作在广大学生中蓬勃发展,增加更多的正能量。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无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考文献:[1]金钊编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M].红旗出版社,2018.[2]教育部思想政治司组织编写.走进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学生读本(大学生版)[M].人民出版社,2018.[3]《我爱你中国》编写组编(冯夏根主编).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生读本(大学生版)[M].人民出版社,2019.其他作者简介:邹志远(1984— ),男,汉族,江西新余人。主要研究方向:体育。67“坚定信念、

篇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篇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新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新学年,学校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指引下,着力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为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再创佳绩,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工作

  1.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执行党委工作规则,完善学校议事制度,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尤其是党课。进一步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使用。

  2.加强学校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党小组建设,提高党支部行动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进一步完善纪委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学校各类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明细表,落实“一岗一预防”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守好阵地、管好队伍。

  5.统筹规划和使用好学校宣传栏、公众号,加强党中央重要决策决定的宣传力度,做好党建宣传教育。

  二、关于学校管理

  1.修订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手册》,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责任人,完善校园“三防”建设,落实各项安全教育、检查和隐患防治工作,特别做好学校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建设平安校园。

  2.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多重传染病流行叠加风险,保障师生安全。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对《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专题学习教育,排查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整理自查问题清单,落实整改,签订教职工承诺书,开展民主评议。做好新入职教职工审查工作。

  4.修订教师分级聘用办法,完善及优化职称评聘方案。推进教师职称评审、分等级聘用评分系统的信息化进程。

  5.完善并落实《学校中层干部聘任管理办法》和《学校中层干部考核方案》。完善教师评优、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并做好相关工作。

  6.落实《学校学科竞赛辅导老师专项奖励方案》,完善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课程管理,探索新形势下特优生培养方法和路径。改进特长生招收、管理、培养和升学辅导工作。

  7.落实《学校奖教金奖励办法》和《学校导师制实施方案》,不断建立健全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激励机制。

  8.修订《学校教职工手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促进依规办事。

  9.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及效率,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监督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关于德育工作

  1.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推进班会公开课,完善班会课管理制度,提高班会课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结合“传帮带”的机制,加强年青班主任和新任班主任的专题培训和日常校本培训,开好德育专题会议和班主任例会,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拓展训练、班主任能力大赛,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德育课题研究,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促进其他学科德育的融合渗透,增强课程育德实效,整理德育文集材料,编撰德育论文成果,出版德育论文集。

  4.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十分钟安全教育”制度,开展消防疏散演练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做好预防性侵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完善班级考勤制度,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做好男女生文明交往的引导和教育,严格执行《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继续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探索高三年级心理课的开展;完善学生心理状况排查和危机应对机制;提高班主任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规范学生和家长谈话制度;邀请心理专家举办心理讲座。

  7.完善并落实《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三年规划》,做好理想发展指导、心理发展指导、学业发展指导、生活发展指导、生涯发展指导。

  8.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因地制宜开展高二级研学旅行活动,落实高二学生新班集体融合拓展训练,高三实验班拓展训练。组织落实高一新生军训工作。

  9.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学生团员的意识形态引领,从严治团、从严管团。逐步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督促各团支部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引导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加强对学生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促进校内志愿活动的良性发展。

  10.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社团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社团指导老师参与社团建设的积极性,引导社团活动走向课程化、系列化。举办好社团嘉年华活动。

  11.做好学生的生活发展指导。不断优化教育形式,继续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集体生活意识和科学作息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加强绿色环保意识教育,坚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做好厉行节约的引导,让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12.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学校新教学楼建设,开展爱国、爱校、爱家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3.修订和完善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探索开展自选式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和亲子教育沙龙活动,结合家庭教育策略推文,落实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1.着力打造智慧型师资队伍,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等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以校教坛新秀、校学科骨干、市级与省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为层级的教师队伍,壮大名师名班主任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落实《学校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学校骨干教师专项奖励方案》,中期检查骨干教师工作情况,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组织参加区级、市级、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3.落实好年轻教师的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做好培养工作的中期检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奉献精神。

  4.发挥名师、骨干教师作用,带领教师团队开展专题研究,推动通过发表学科论文、参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做好与华南师范大学教研共同体学科联合教研、教育实习、本科生培养兼职导师相关工作等。

  5.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做好培训规划,用好专项经费和教研经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完善外出学习的规范,继续开展科组省内外学习培训活动;落实中层干部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计划,提高中层干部的领导力、战斗力、执行力。

  6.加强学习与交流、总结和反思,提高生活指导老师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开展生活指导老师的“传帮带”工作,落实好新上岗生活老师的规范化培训和提升。

  五、关于课程教学科研

  1.继续推进“品牌学校”建设,开展学科特色校本教研,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凝练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及特长生培养等质量和品位。各学科积极探索培养拔尖人才的路径、方式,加强实验班对特优生、特长生培养路径的探索。

  2.强化科研促教,探索协同式网络教研方式,探索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扩大教研的参与面,丰富教科研的内涵,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完善优质成果培育机制,发挥成果辐射作用。推动与兄弟学校同课异构、接力课等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研究。

  3.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探索基于优质教学资源支撑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4.落实《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提升科组活动、备课组集体备课质量,落实好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含推门课)、评课、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及批改、早读、第9节自修辅导、晚修辅导等工作,加大力度开展推门课听评课活动等。认真做好各类测验、考试命题研究,开好段考教学质量分析会,完善学科及校本课程学分认定工作,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研究新课程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备考,把握命题主体变化、高考试题风格变化、各科难度趋势等,收集备考信息,优化备考策略,走出去向省内外备考名校学习,外请专家进行教学与备考研讨。改进高考总结会,做好高考备考工作的传承和创新,提升备考水平。

  6.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师的战斗力、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加强高考备考研究和备考计划性,调控好高三备考节奏,抓好三轮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冲刺,切

  实提升备课、上课、集体辅导、作业批改、命题研究、改卷、评讲、面批面改、学法指导、情绪疏导等备考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7.以教学问题为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动力,继续开展“XX学科周系列活动”,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开展企校合作与馆校合作提升科技教育水平,为拔尖潜质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8.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智慧和学习智慧。改进高一高二学生评教工作,加强各个学科教法、学法研究,加强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培训各个年级班长、学习委员和科代表,引导学生及时与科任教师深度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效果。

  9.继续探索自主招生、信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创新与“创客”等特长生的招收、管理、培养办法,切实加强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考生培养,提高其文化课、术科成绩,向著名大学艺术团、运动队及著名艺术院校等输送专业拔尖人才。优化第二课堂场地管理,发展特色校本课程,落实好各项竞赛辅导、运动队等工作,做好篮球、排球省特色项目学校建设。

  10.加强特优生参加著名高校的“强基计划”、“六三一”综合评价考试录取等的组织管理,梳理工作流程,形成管理机制。

  11.召开学科竞赛工作会议、骨干教师培养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年轻教师培养座谈会、教育教学沙龙活动、特长生培养工作会议,促进专项工作提质、增效。

  12.搭建平台,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校友等来校或在线讲学,拓展学生科技、文史哲、艺术、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方向的视野。

  13.完善创客空间、实验室、功能室等教学设施使用规划,进一步发挥这些功能室的教育功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关于体卫工作

  1.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完善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普及卫生知识,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2.完善食堂软硬件的管理,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断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合理安排师生的缮食。

  3.上好劳动技能课、体育与健康课、生理卫生课、禁毒知识专题课、艾滋病知识专题课,完善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抓好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队的训练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学生运动会体育比赛等活动。加强体育场馆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

  4.做好学校体育节、篮球赛的筹办工作。

  5.积极开展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好教职工排球基本功比赛、搭肩跑比赛、八段锦比赛、体育节的教职工项目比赛以及各项兴趣活动,组织参与市教育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

  6.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加强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抓好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师生的体质,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七、其它工作

  1.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继续做好分校的管理工作。

  2.做好初中校区的筹备工作。做好新教学楼、初中校区的基建工作。

  3.启动校庆筹备工作。

  4.继续做好与结对学校、兄弟学校交流,以及跟岗、接待等工作。

  5.举办杰出校友报告会、筹办艺术节、科技节系列活动。

  6.做好上学年学校一般维修、修缮项目及其他设备采购项目建设、验收、结算工作。做好新学年教学设备和专项预算及采购工作。

  7.完善图书采购机制和流程,把好图书质量关,丰富馆藏,合理调整藏书结构,做好现有库存古书籍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8.完善班级和功能室多媒体设备检修制度,完善监考员聘用制度,做好教务、考务、科学馆、实验室、教科室等各项工作。

  9.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普及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加强工会建设,提高教工幸福感。完善和落实《学校工会干部职责》和工会例会制度,通过生日会、文体活动交流会、教育教学讨论、教学技能比赛等形式增强工会小组内部交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做好“暖心工程”,做好生病住院、生育、直系亲属去世等教工的慰问工作。

  11.协助校友会做好校刊编辑出版工作,开展校友值年活动、校友文艺团体、校友体育赛事、校友会年会等活动;为学校开展杰出校友报告会、职业博览会等活动推荐主讲嘉宾;继续探索和丰富校友会在文化、公益等方面的活动形式。

  12.联合校友会、基金会,做好校园纪念品、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奖励、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及校本课程开发等项目的资助。

  13.继续推进学校文库建设工作,开展校友走访、校友著作收集,按计划推进媒体资源库建设工作。

  14.继续认真做好人事调动、新教师招聘、财政预算、统计、工资待遇、校园卡管理、住房津贴、接待、文书、信访、学校档案、学校年鉴、毕业生档案、文件收发、保密、安全、社会保险、计划生育、户口管理、职称评审、年度考核、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教师资格认定、慰问、会务、党务、文印、资料征订等常规工作。

篇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讲稿)2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务必落实好全员德育工作。

  一、德育机制与队伍

  (一)确立学校全员德育架构,明确不同主体的德育内容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立德树人中的领导地位,建立分权的学校治理结构;明确党组织、团委、少先队、课程与教学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与健康中心、信息与技术中心、学部、年级、教师、教育顾问、教育咨询师、生活学院、家长在全员德育中的职责与作用。在平衡而又导向明确的治理结构中,让权力和资源紧紧围绕着育人和学生成长聚集。

  (二)明确全员德育抓手,搭建全员德育载体。通过加大育人诊断评价力度,推动每一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实现全员导师,形成不育人无法教书的健康生态。通过实施以学生的职业引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为职责的“导师制”,解决学校管理过度、教育不足的问

  题,让老师从“警察”队伍中退出来,去除功利色彩,使教育变得更加纯粹,教育的力量更加集中。

  (三)加强年级团(队)组织建设。

  各年级团组织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团建创新项目,全方位着眼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品质的培养。

  (四)重构教师“新基本功”,设立教育咨询师、教育顾问,提高新形势下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更富适应性和专业性。

  确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经验丰富、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为总咨询师和总教育顾问,重点展开“育人目标落实”的顶层设计,与各年级的咨询师和教育顾问一起形成有序规范、符合规律、促进成长、呵护个性的个别化育人体系。

  (五)以党建创新项目带动德育工作。

  初中学部和高中学部党支部通过实施“摆渡工程”,帮助学生做好小初、初高衔接,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做好摆渡者,当好引路人。工作重点集中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导师制和课程建设,在导师制的基础上,解决从行政班向教学班转化中学生心理归属感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人生规划的高度对学生进行高位引领。

  通过实施初二、初三和高二、高三的“接力棒计划”,党员教师自觉地发挥育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更亲切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接力棒计划的学员则通过党员教师的引领,不断强化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追求,逐步厘清自己的志向,为成为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不断努力,最终将自己塑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六)有效预防机制

  全面排查学生家庭状况,对一些复杂背景家庭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制度,建立育人信息档案,加强对其正向引导。

  各学部、年级均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导师约见”“校长有约”等制度,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家校联系,避免并及时阻止学生的过激行为。

  建立重要节点和敏感期“预警-防范-引导”制度,确保重要节点和敏感期的安全稳定。

  二、德育课程体系与实施

  (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的培养目标——诚信、感恩、友爱品质,完善“诚信、感恩、友爱”三个维度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每一门课程特定目标的界定明晰,以课程的形式将育人目标落地;通过将国家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再由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将培养什么人的大目标贯通到每一堂课的具体目标中,并始终保持一致性。

  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领军计划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能够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找准未来定位,并且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去体验自己的未来职业,从而为其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

  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通过每一天的课堂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信仰。一方面,通过学习资源审查制度、教师意识形态规范培训,净化课堂环境;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教师站在“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就是最好的课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思想表达,会深刻影响着学生,引导教师加强自觉与自律,真正弄清楚在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什么。

  (三)大力加强全程育人。

  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上到线下,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丰

  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双休日和寒暑假,一方面通过可供选择的职业考察课程,让学生走进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感受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前沿的科技,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社团走进孤儿院、养老院、边远地区支教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教师在网络中的生活方式、思想表达同样会影响着学生,强化“育人不分校内校外,师德没有线上线下”的意识,努力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四)深入落实全方位育人。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爱党、爱国教育;通过“每月百星”的评选与展示,树立同学们身边的榜样;通过“专家大师进校园”,帮助学生厘清志向,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申报,以评价杠杆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学生自媒体登记审查制度,从源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对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向葆有积极的学习力,自觉刷新与迭代观念,既要善于听懂年轻人的时尚话语体系,又要利用学习空间无声无痕的教育力量,传播新榜样、传递价值观、传导正能量,让校园里的每一棵

  树、每一块石、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释放出强大的育人力量。

  (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国家战略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通过一张蓝图连接今天的师生与国家的未来,拉近中国梦与每一位学生的关系,激励学生不断奋进,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加强对学生自媒体,尤其是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实行媒体与出版中心和团委的“双线负责制”,主动贴近学生,了解相关动向,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媒体登记审查制度和运营机制,向学生弘扬正能量;开设媒体素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媒体观;建立重点学生联系人制度,通过总支委员、支部书记与学生一对一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建立个别学生帮扶小组,以年级、学部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强化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德育评价与诊断

  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与诊断体系。立足多元性、层次性、易操作、抓关键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日常思想行为规范,随时随地的记录和反馈,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状态,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器,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规划

  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根据《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实行)》文件要求,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学院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指导小组及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领导及指导下进行。

  二、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立足研究生校级必修课程《研究生学术规范》,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参考资源和学风论坛等模块,提高研究生模范遵守学术道和学术规范的自觉性。按照学校规定,未学习该课程或考核不通过的研究生,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不能申请毕业答辩。

  加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落实工作。以学位授权点为单位,定期开展以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学术道德规范研讨会,将研究生线上学习中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得到解决,使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渗透到研究生学习的基础层面,成为研究生学习中的“常态”。

  三、立足理论与实验,全面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在专业课程中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1、建设《工程伦理》课程,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以培养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系统阐述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组织授课教师参加第三届清华大学-全国工程专业学位《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培训班,适应“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全面育人观的要求,使授课教师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秀师资。

  2、结合工科教学实际,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前沿讲座课程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类、专业类实践,在《信息前沿讲座》、《专业实践讲座》等教学环节,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结合国情、时势、行业发展情势教育,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教材把关

  1、引导研究生指导教师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在导师评聘过程中,引入“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评价要素,从根本上树立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使命。

  2、以教学培养研讨会的形式,定期开展理论研讨和师德经验交流,评选和表彰师德先进标兵等,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研究生指导教师评聘的考察范围。

  3、加强研究生教材把关。规范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流程,研究生课程教材的确定、调整及更替须经过学科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指导小组的审批。

篇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篇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几点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务必落实好全员德育工作。

  一、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首先,抓好顶层设计,打好思政课改革攻坚战,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上出“思政味道”,着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其次,建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分类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抓好教材建设管理,把好教材选用关、管理关、建设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教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要求每一位教师站在“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就是最好的课程”的高度,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构建“校内校外”全程思政教育体系。

  台上一分钟,台下校园功。一方面,对孩子们来说,优秀国学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没有休止符。学校在校园环境布置,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要处处体现思政立根树魂的“无声的力量”。校门外,校园内,教学楼等处,要图文并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样等。通过课上课下教育体系的有效结合,真正让思政教育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意识紧密融合,从而达到风清气正,意识认同,全面育人的教育效果。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传播思政“正能量”的“星星之火”。另一方面,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让学生走进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感受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前沿的科技;经常组织学生社团走进孤儿院、养老院、贫困地区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采用“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21世纪是全面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为信息传播内容丰富,信息搜索方式便捷,信息价值多样等特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育人的方式,调整了育人的结构,改变了育人的模式,深刻影响着育人的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结合传统育人模式协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容量无限的新阵地。通过新媒体无声无痕的教育力量,传播正能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们要培养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笃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思政教育应被看做是“课程中的课程”,对其他课程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定向作用。因此,无论是贯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方面,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思政教育都是重中之重。(昭阳街道行春社区党群工作者

  裴亚玲)

推荐访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党课 树人 党课 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