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4-08-23 16:25:02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安徽天长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例

  林春彬发布时间:2021-11-02T06:49:20.705Z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3期

  作者:

  林春彬[导读]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共天长市委党校

  安徽天长239300摘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要求,具有推动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价值,组织振兴的党建价值,治理有效的社会价值,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天长市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积极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总结和思考。关键词:党建;金融;信用村;乡村振兴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实施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稳妥规范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意见》为基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针对解决金融服务“三农”薄弱环节,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7月以来,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4部门联合推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依托,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构建金融服务与农户信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应用场景,促进金融资源向信用村、信用户合理倾斜,提高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水平。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是省委结合安徽实际,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创新举措,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一抓双促”工程的有力保障。全省上下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提高站位、增强自觉,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切实抓好抓实这项工作。目前,全省首批32个乡镇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多家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信易贷”系列金融产品。一、主要做法2019年7月以来,天长市深入推进农村党建“一抓双促”工程,特别是针对农村融资难、发展慢等难题,全力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作为全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16个选点建设县(市)之一,天长市选择党建基础、经济发展、信用体系较好的汊涧、杨村两个镇22个村进行全域建设,其他镇街各选择1个村进行选点建设。截至目前,在汊涧、杨村2个镇共评定信用村19个,信用户20292户、占农户的95.7%。累计为2个选点镇1350户发放信用贷款10025万元、用信余额7823万元。在党建引领信用村选点建设中,天长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何让评定结果更具公信力、如何让最有发展需求的信用主体授信用信、如何让金融产品更有吸引力、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更加广泛运用信用成果”等重点难点问题,几年来,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有序有力推进,成功走出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信用“串联”、群众“唱戏”的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的成功之路,主要做法如下:1、加强党建引领,把信用建设纳入组织建设积极构建市委市政府统筹调度、组织部门牵头推动、相关单位合力联动、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进、把关审定方案、提出建设思路,每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调度推进。镇村党组织建立专门班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列为镇村书记党建项目,在选点建设村设立“党建引领金融服务室”,明确1名村干部担任金融服务员,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宣传发动,切实把党建引领体现到发挥党组织协调、组织、示范、帮扶四重作用上,促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政银户良性互动。一是协调银行。市联席会议建立“周汇报、旬调度”制度,每周召开一次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接会(座谈会),商讨彼此关切,听取意见,共同研究选点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协调银行在贷款利率、额度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二是组织群众。制作《微动漫》、设置200余个道旗、编印《典型案例》《画册》、印发6万余份宣传海报、《一封信》《十问十答》等,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信用村建设。召开20多场(次)金融知识宣讲会,让群众知晓政策。在乡风文明评议中,广泛组织发动群众互评互议。三是示范带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信用,利用信用贷款发展生产、带头致富。汊涧镇汊北村党总支书记带领3名党员骨干成立华云百合合作社,申请信用贷款90万元,流转农民土地220亩,带动39名群众增收致富,户均增收1万元。四是项目帮扶。镇村党组织通过村企联建、项目扶持等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发展致富项目。两个选点镇18家本地规上企业与信用村结对,帮扶发展项目21个。2、扎实评信用信,以信用资源提升增收动能

  一是精心采集数据。坚持定性与定量采集相结合,推行“红色信用网格”服务,村干部为网格长,组织党员干部、金融机构人员通过上门走访、设立集中点、电话微信确认等方式开展数据采集。成立由镇包村干部、农村党建指导员、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五老”人员等组成的乡风文明评议小组,列出13项正面清单、12项负面清单,采取“三步走”(村民自评、组织审议、公示复议)对文明新风等软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县级联审,对信用数据质量全面审核把关。二是精准评信授信。依据《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评价暂行办法》,提炼“十步工作法”,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共评定AAA级信用村16个,AA级信用村3个;评定AAA级信用户4871户、占24%,AA级信用户11952户、占59%,A级3469户、占17%。创新设立“集体贷”,成立智农数据服务公司,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撑。对符合授信条件的信用主体,应授尽授,为19个信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授信1840万元。三是加大用信力度。建立农村经济实体、农户信贷需求台账,符合放贷条件的,应放尽放。在省标准基础上,进行提标升级,评定为AAA级、AA级、A级的信用户,可分别获得最高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贷款额度,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20%、30%、40%;评定为AAA级、AA级、A级的信用村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可分别获最高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贷款额度,享受优惠利率。四是扩大有效覆盖。针对一方面普通农户贷款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需求,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充分运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暂行办法,择优对两个选点建设镇以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进行评信授信,共评定13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A级以上信用主体(AAA级94个、AA级82个、A级51个)。3、强化激励奖惩,为乡村振兴注入诚信之力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市财政设立了1000万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并纳入“4321”政银担保体系,为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大额优质的农村经济实体信贷提供信用担保。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畅通信用户“进出”关,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评定为信用户;对发生失信行为、出现刑事犯罪、违反乡风文明的信用户,及时降级或除名。二是强化激励奖惩。出台信用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贴息奖励。制定金融机构参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将新增授信户数和用信余额纳入金融机构的目标考核管理,给予增量奖励。出台信用贷款惩戒管理办法,市联席会议定期组织成员单位、金融机构和镇村党组织等,集体分析会商信贷主体贷款使用情况,加强贷款用途过程管控,对出现偏差的,及时进行预警纠正。三是拓展信用成果。细化评议类指标设置、规范实施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将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个人品行等信用户评价指标纳入村规民约,在党务村务公开栏设立“信用红黑榜”,宣传信用典型、公布失信行为。在发展党员、选拔村干部、评先评优、惠农政策倾斜等方面,将信用作为重要参考。开展“文明乡风结对帮带”活动,对乡风文明评议结果为“差”的135户重点帮带户,由党员骨干、村干部每人联系1-2户,做好跟进培育,力促转化达标,目前已有30户晋级为信用户。二、取得的成效通过信用户、信用村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1、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组织通过广泛政策宣传、组织农户参与、入户核实信息、开展道德评定、推动评信授信用信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力。2、推动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振兴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金融机构和广大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起来,通过信息采集、信用评定、授信贷款,实现信息变信用、信用变信贷,推动破解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3、增强了农户的的信用观念和用信意识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改善;强化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4、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通过将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个人品行等情况纳入信用评价指标,由村党组织牵头进行评议,作为评定信用等级、授予信贷额度的重要依据,从而在推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改善了农民精神面貌,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更强了,农村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呈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仍然还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贷款需求仍然不旺。二是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需进一步调动。三是村级集体历史欠债制约信贷发放。三、几点启示1、党建引领是基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是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的创新,是深入推进“一抓双促”工程的重要举措,信用村建设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坚持各方参与、共建共享;坚持问题导向、典型引路。把党建引领贯穿信用村建设的宣传推广、信息采集、等级评定、大数据建设等重点环节,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切实发挥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2、信用建设是关键

  要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弘扬“诚实、厚道、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注重发挥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村有效治理。3、统筹资源是保障要进一步抓好统筹结合,各级党委靠前指挥、加强调研指导,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加强协调调度,各相关单位及金融机构齐心协力、创新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格局。4、乡村振兴是根本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党的支农政策全面落地、调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的有力抓手,其根本目的还是要通过拓宽农民和集体经济融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村乡风文明程度,培养农村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篇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大津口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人行有关文件和办事处、联社要求,为全面总结全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现状,我社开展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现根据调研情况,做报告如下:

  一、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特色

  我社总结历年信用工程的开展情况,确定了我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农户为依托,以村级信用评定小组评定为途径,信用社与村委紧密结合,建设完善而符合大津口实际情况的新一代农村信用体系。工作重点和特色为:建设完善而符合大津口实际情况的新一代农村信用体系。

  二、辖内农户信用建设情况

  我社辖内共有村19个,农户6325户,已建立信用档案数845户,已评定信用农户数824户,对于已建立信用档案579位农户发放贷款,2012年累计贷款发放额9021万元,现存余额7784万元。

  三、农村征信宣传和教育情况

  为了让辖区内农户更好的了解我信用社金融产品、信用体系建设、信用评定流程、个人征信的重要性,我社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地对外宣传,例如:利用农村“大集”的时候,向农户散发宣传材料,详细耐心的向农户讲解;在村委宣传栏上张贴宣传材料,通过村委干部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户了解了我农村信用社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为信用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工作成效

  通过每年的信用工程建设,截止到2012年底,我社共评定信用社村18个,分别是:牛山口村、栗杭村、李家泉村、范家庄村、艾娃村、下梨园村、杏园村、安家林村、黄山头村、西城村、水牛埠村、上峪村、藕池村、沙岭村、大津口村、上梨园村、东城村、下峪村。

  五、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分析

  当前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在建设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种种

  原因使很多本来不符合条件的农户混入了信用体系之中,大大增加了信贷风险。

  究其原因,在信用评定的过程中,村委作为农户的直接领导者,在信用评定的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村委成员会帮助不符合条件的农户混入我们的信用体系当中来。

  六、2013年主要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信用体系建设中,我们将借鉴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吸取不足,改进工作方法,具体如下:

  1、继续推进信用工程建设,评定信用户、信用村

  2、甄选优秀信用户,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建立典型,推广

  经验和做法。

  3、改变单一“信用社+村委”模式,吸取更多、更广泛的人

  进入信用评定小组,改变原有模式的弊病。

  4、严把准入关,防止不符合信用条件的客户进入信用体系

  之中。

  大津口信用社

  2013/1/12第二篇:浅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浅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牧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机构信用形象、增强对外部信用资源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信用资源,增加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牧民诚信意识差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经济体的征信活动既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也没有统一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对

  农牧户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和处理也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农村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估和失信惩治无法可依,使得农村信用体系难以获得全面的信用信息。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建立了农牧户信用评定的制度和办法,但是由于应用对象的单一和应用范围的局限,农牧户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普遍应用。

  (二)农牧户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一是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户搬迁和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给农牧户信息的采集造成较大阻碍,使部分农牧1户始终游离于信用体系之外;二是绝大部分农牧户对涉及自身隐私(如家庭资产、收支和健康状况等)的指标较为敏感,不愿填报或少填报,涉及信用、工商、保险等信息难以获得;三是农牧户众多,居住分散,而金融机构人员少,信息征集工作难以做细,以****地区为例,目前农牧户信息的采集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进行,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四是个别未贷款或无贷款需求的农牧户,不愿意透露其相关信息,以至于非存量客户信息无法采集;五是信息采集人员个人素质存在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对农牧户信息采集工作重视不够,敷衍了事,甚至存在主观臆测等情况,使部分关键信息项缺失或失真。严重影响信息的质量,导致数据真实性有待考证,也给信息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三)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依然较差。一方面,由于我国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还不具备普遍的关注;另一方面,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大多数农牧户小农思想根深蒂固,逃废债务、合同违约、商品交易主体之间失信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甚至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信用信息征集、评级等业务,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

  (四)社会参与度较低,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氛围较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部门、环节较多,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硬性制约,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涉及企业及个人的工商、税务、电信、法院判决、缴水电费、拖欠工资等相关信息的采

  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严重影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五)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待完善,失信违约成本较低。目前的农牧户信息采集录入仅按照农牧户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由不同的部门进行采集,即使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线后,所录入的农牧户信息也只能是农牧民金融活动的一部分。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不能全面、真实的反应农牧户的信用状况。特别是对农牧户失信违约等行为,缺少联合制裁等实际惩戒措施,“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举全社会之力共同维护创建诚信社会的氛围不够浓厚。

  (六)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观念培养机制,农牧户主动参与征信的意识不强。现阶段,广大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于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人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和农村信用社开展的部分宣传。这些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面上,未能在农村全面铺开,不够深入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

  第一,加快和完善征信立法、执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息征集主体,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规范信息征集和使用的方式、方法,建立并完善征信系统监督管理制度,使征信工作及征信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二,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平台。以人行个人

  征信系统为依托,加快农村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一套完善的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采集模式,建立独立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金融信贷信息、税务、司法判决、交通、电信、水电费等一切与企业及个人有关的信用交易信息,构建起涵盖农牧户全部信息的共享系统。

  第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公检法、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重点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打击“钉子户”、“赖账户”,同时为诚实守信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区域性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地方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二是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

  新力度,增加针对农村、农业和农牧民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金融供给引导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三是切实发挥征信体系的规范、引导作用,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增加征信系统的信息履盖面,尽量多地采集个人和企业信息,既方便守信者融资,也使不守信用的人增加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形成守信履约的内生机制;四是结合农村的实际抓好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带动农牧民信用意识的增强。

  第四,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征信立法的前提下,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府牵头、人行主导、政府各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明确各部门权责,一方面,可以确保包括金融、公安、税务、环保、工商等各部门信息的完全、真实、顺利征集,另一方面也确保了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的制度化及连续性。

  第五,进一步加强征信宣传,培育农村信用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征信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农牧民充分了解信用信息对其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有利影响;创新农村征信产品,使农牧民通过利用征信产品,感知征信的内涵及意义,同时能自觉、自愿地参与、促进并维护信用体系的建设。

  第三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正当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正当时

  舍易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将关系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关系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产增收。近几年,各地政府已经着手开展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努力破解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但是,笔者认为,就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仍需要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和各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已有24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2157个县(区)已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全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1.2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对其中803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同时,一些省份县级政府在多个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已经开展了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多种路径、有益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度不够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信用体系建设关乎民生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引导、社会重视、全员参与势在必行。

  二是农村信用信息仍缺乏有效整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农村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特征,决定了信用信息仍分布在工商、税务、电信、金融机构等部门,大部分是处于零散状态,缺乏有效整合。

  三是信用缺失的惩戒力度不够

  目前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仍没有落地,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四是诚信教育和信用意识培养有待完善。农民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诚实守信的传统,人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三信工程”过程中在乡村、农户开展的信用宣传教育,其大部分工作不够深入和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可有效解决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助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笔者对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

  各级政府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主管机构,金融、工商、税务、教育

  等部门负责协同推进,共同研究部署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丰富征信系统农村信用信息资源。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基层人民银行应牵头深入农村和农户家中,举办征信宣传,通过开展一对

  一、面对面的征信知识介绍、诚信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程度。同时,人民银行要组织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户信用信息录入的覆盖率,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合作,确保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

  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完备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担保公司组建,不断提升担保公司的担保实力,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篇: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的探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05年底.全国130756万人口中,乡村人口为7447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7.01%。在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解决好农村问题,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农业农村贷款难,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不仅降低了经济金融活动的效率,破坏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而且削弱了农民参与经济金融活动的信心,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快农村

  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紧迫问题。

  关键字:农村信用体系农村贷款征信体系信用立法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小额信贷手续繁杂、贷款时间过长的难题,为农民提供轻松便捷的贷款环境,也培养推动了农民信用文化建设。但由于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征信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征信体系的不完善,相关支持法律的不完善乃至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加之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导致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渐提高,传统的信用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淡化,信用体系缺失,信用环境“污染”,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农村信贷发展概况,农村正规信用供给不足

  1,农村信贷资金不足。

  首先,农村住户分散,且往往贷款金额小,金融机构不易管理,贷款成本过高;再加上中国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尚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因此贷款风险较高。第二,随着金融机构的商

  业化运作,资金更愿意投向利润率较高的产业,而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故商业银行的贷款不愿向广大农村发放。第三,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市场“抽水机”多,“输血机”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而广大农户,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在申请贷款时往往面临无物抵押、无人担保、没有完整可查的信用记录的困境,所以按常规申请贷款发展生产格外困难。

  2,农民贷款难,积极性不高。据300余份农村信用项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出:46.8%的农户表示自己一定要找熟人才能贷到所需款项,只有26%的农户认为可以通过正常手段获得贷款.有70.8%的农户都有贷款未成的经历,还有62.4%的农户认为在农忙需要钱时不

  一定能贷到款,30.4%的农户认为贷不到,只有7.2%的农户认为可以在农忙需要钱时贷到款。此外,农户有资金需求时,一般首选的是民间借贷。

  首先,农民申请贷款,从申请、批准到最后取得贷款,手续繁杂.办理一/4笔贷款花费的时间较长.有时还会因没有熟人等原因遭到拒绝。第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在农民对信用社在贷款方面最大期望调查中,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是:l、希望贷款利率低一些;

  2、贷款期限长—些;3,加大农村小额信贷的实施力度;

  4、切实解决急需资金农户的实际困难,真正体现”为农服务”的方针;

  5、提高贷款透明度。第三、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信贷员放款积极性。现在农村信用社对信贷员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贷款收回与信贷员个人工资奖金福利挂钩,贷款收回率达不到要求的,按比例扣发工资、奖金,使得信贷员对信用放款持谨慎态度。

  4,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其次,长期以来银行、信用社对农村中小企业形成的歧视。导致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银行、农村信用社间接融资困难,融资量也较少;农村中小企业有很多走的是直接融资的道路.其自身不足使其较少采用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更多的采用集资与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

  二、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农村信用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奖惩机制,缺乏相关法律的保障。对于失信行为的追究及惩治、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最终要靠法律的威慑力,这对于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亦是如此。失信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执法不力,表现为执法效率不高,执行中存在徇私等现象。有的乡镇企业逃避债务,又得不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罚,这又加剧了乡镇企业不讲信用的道德风险。此外,也没有良好的激励制度,使得广

  大农村人员的信用积极性不高。

  2,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首先,缺少完整的农户征信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对广大农户征信状况实施及时、有效地记载和跟踪,无法对农户信用信息进行统一口径的采集、统一指标的评级以及统一变化的监测。第二,各方难形成合力,尤其是政府职能的履行不到位,导致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农村征信的大部分任务,相应地也投入了大量的社会成本,在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其征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农村信用社陷入了征与不征、多征与少征一个样的尴尬境地。第三,农村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信息共享难,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类会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信息不够对称;各管理部门、中介机构、司法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不充分。第四,农村信用信息分散,采集质量不高,农户信用信息征集难。目前,“三农”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范围广阔,因而产生的各类信用信息分散,全面采集非常困难。现在的信用评定,只能采集到反映在银行、村委、村民方面的部分信用信息,而对分散于公安、工商、税务、通信、水电、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非银行信息则难以采集。所采集到的信息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定性信息,评定依据不够准确可靠。加之信用档案管理分散、不规范,导致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数量不充足,质量普遍不高。且很多农民及农村企业领导人受思维、水平、素质、条件的限制,还脱离不了小农经济、传统经济的俗套,对市场经济中征信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的认识、认知还处于浅表层,使农村征信业缺乏农村征信客体的支撑。

  3,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农村担保体系的缺失与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要求错位,制约了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需求。第一,农民信用担保组织发展很不充分.目前,农民自发成立的信用担保组织还处在—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农村中成立的数量较少,作用不是很强.第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少,规模太小,注册资金都比较少,工作人员也比较少,提供的担保数额少,期限短、担保能力较弱。第三,农村信用担保事业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已成为制约农村担保事业发展

  的瓶颈之一。

  4,农村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信用评定作用有限,正向激励效果不佳,信用评定权威性不高。信用评级主要是为信贷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我国农村地区信用评级体系很不完善:第一,农村信用评级机构太过单一.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家在搞信用评级工作,其自评自用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公众认可度偏低,信用评级的权威性受到挑战,造成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评级事业的发展。第二,信用评级标准不规范,农村信用评级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评级标准,评级由评审小组根据参评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负债、生产经营、贷款归还等情况综合评定,人为因素比较重;农村中小企业的评级指标体系也很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第三,信用评级人才相对缺乏.信用评级是对农户现有信用状况的评价、对未来信用状况的预期,涉及法律、金融、会计、统计等各种知识.现在农村信用社的评级人才素质普遍较差,缺乏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用立法、执法。尽快明确信息征集主体.规范信息征集及使用行为和范围,为信息征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中不合理条款.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近些年我们应该首先出台修改一些法律,如《征信数据采集和保护法》、《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农村征信管理条例》、《储蓄存款管理条例》等。通过对农村信用体系立法,为征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使其有法可依,同时达到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失信成本;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其违约成本,维护经济行为主体正当合法权益。

  2、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体系和方法。人民银行要积极推进信贷征信市场

  建设,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完善乡镇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推进农村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各部门也要在本职范围内探索建立相关征信与评价体系。要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横向联网,建立起一个能够对企业、农户各方面进行完整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的信用数据库。加快配套机制建设,确保数据库信息及时、准确、齐全,提高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加快档案电子化进程。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要“随农而定”,使其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能够相匹配。继续做好“信用户”评定和“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不断完善联户联保制度,积极推进农户信用等级制度建设,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把农村信用建设纳入整个社会信用平台。

  3,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担保机制。成立农民信用担组织,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成立农村中小企业互助信用担保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加大信用担保宣传。通过财政投资、企业人股等多种方式,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户及农

  村个体私营经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此外,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供风险防范能力

  4,完善农村诚信宣传教育体系,加大信用宣传教育力度。从本质上提高人的诚信意识、道德水平,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在政府的组织下,利用一切媒介进行诚信知识的宣传。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信用氛围,使广大农户认识到讲信用受益。失信就要受到损失;在农村中小企业内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伦理道德素养。

  5,明确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合力。政府要根据我国国情,确定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的模式、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起草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征信体系、促成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培养信

  用管理人才、做好信用知识的宣传等等。同时,政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更加重视政府自身信用的建设,尤其是要搞好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建设。搞好农村基层政府信用建设,可以建立起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有助于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海嘉,张照涓,对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探索:模式与制度,西南金融,2006(12)[2]胡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3]白鹏飞,农村信用体系微观建构,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白鹏飞,农村信用体系的脆弱性与制度约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5]赵明扬,李书敬,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亟待改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0)[6]倪添杰,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初探,金融与经济2009(8)[7]王巍,河南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28(7)[8]姜涛,对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9]吴强,关于长岛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征信,2010,28(1)[10]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析——以固原市为例,征信,2010,28(3)[11]郝春业,对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征信,2010,28(4)[12]王会利,殷珊,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西部金融,2010(11)

  第五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等难点堵点问题,**市以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引,通过经济为杠杆、党建为引领,带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以激发群众共谋善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达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有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善治共富。

  一、构建“五位一体”网络化指标体系。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为农户、行政村、乡(镇)三个层级设置指标体系。从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就业创业等方面构建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指标,全面激发农户通过诚信勤劳争取高分的积极性,引导农户积累信用、增强发展实力;从爱党爱国爱家乡、热心村级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标,引导乡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维护风清气正乡村政治生态;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教学等方面构建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指标,引导农户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遵守意识形态的相关规定;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方面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指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群众形成和谐团结、互信互助互爱的乡村生态;从家园干净整洁、爱护公共资源等方面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指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引导村民爱护资源环境,共建生态宜居家园。目前,全市11个县(区)均已完成“五位一体”农村信用指标体系设置,并在xxx县完成整县推广,其他9个县(区)已分别完成1个乡(镇)的试点。截至2022年5月,全市已采集农户信用指标信息数77.65万户,占应采集数的88.15%;已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指标信息数4721家,占应采集数的69.9%;全市系统录入农户数共52.7万户,占全市56.5%。

  二、树立“信用为本”鲜明时代导向。

  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指导下成立信用评级小组,制定《农户信用

  等级测评表》,配置了经济指标占比50%,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分别占比10%、10%、20%、10%的指标权重结构,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根据农户实际,评出信用分数和信用等级,将各县(区)所有农户信用分为B级和1A~5A级六个等级。B级农户只评级不授信,1A级及以上为信用户,存在重大负面信息记录的直接列为“失信农户”,3年内不能评为“信用户”。以信用户为基础单元,全村信用户达到70%以上、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且全村不良贷款率保持在2%以下的行政村,可评定为信用村;以此类推评定信用乡(镇)。每村每年评选“十佳信用户”,发放“信用牌”,营造讲信用、守信用的“比赶争超”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户评级9.3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31家,已授信农户2.3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3家;授信总金额13.64亿元。

  三、建立“配套集成”现代化治理机制。

  根据信用评级和授信情况,把道德与经济、精神与物质、人品与产品“藕联”,推动“信用+N”配套集成。如“信用+金融”,信用户可免抵押、免担保获得金融机构5-30万不等小额贷款,且一次授信、随时用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高效快捷、利率合理,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信用+数字乡村”,将“信用建设”“金融服务”“电商服务”相结合,信用农户可获得更多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可优先通过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展示和交易特色农产品。如“信用+人才培养”,在村“两委”干部选拔、党员发展、公务员招录、教师招聘等组织人事方面成为重要衡量指标。如“信用+服务保障”,4A级以上信用户凭信用二维码,可享受县内公共交通乘车费、景区景点门票等优惠;涉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医疗服务等生产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主体优先支持。截至2022年5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金额12.03亿元。

  四、推行“多维管理”常态化保障制度。

  制定出台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将农户的信用分变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益和可享受可感知的社会权益。一旦单个农户失信,将降低全村的授信额度、提高其他农户的贷款利率;一旦评为信用村,就会提高村内信用户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农户、行政村和乡镇层层嵌入治理网络,并将农村赌博、打架斗殴、治安乱象问题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矛盾纠纷、信访调处、环境保护等纳入考评体系,构建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在“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引导下,基层治理、社会风气、村屯风貌明显改善,全市上访案件、恶性治安及犯罪案件明显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8.86%,排名全区第4位,较2021排名上升3位;全市获评**“绿色村屯”51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4个,2021年有11个行政村纳入自治区级乡风文明行政村示范点。

篇三: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七房村在坚持党建引领的前提下,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党群关系,落实党员责任,提升党员素质。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志愿服务切实开展村民自治,对产业帮扶,应对重大风险都做出了贡献。利用党建引领,对村内养殖户进行信用登记,为养殖户盘活资金,推动产业发展。以下是初心为您推荐。

  乌溪镇七房村位于当涂县东南端,地处两省(安徽、江苏),四县(当涂、芜湖、宣城、高淳)交汇处,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424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8个网格党小组,党员69名,现有“两委”干部6人,七房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0xx年七房村党总支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20xx年,七房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xx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网格管理找方法

  (一)网格管理强交流,强化党群关系

  利用网格化管理,成为提升群众自治水平,促进党员互通交流。七房村在一个党总支下设立2个支部,两个支部分别设立4个网格党小组(共八个网格党小组)。网格党小组会定期开展网格党小组会议,及时讨论网格内的产业发展、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治理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等情况。对于讨论的结果,上报党总支,最终由总支制定方案、审议通过、监督实施,确保乡村治理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利用好网络对网格管理,定期开展网格党小组会议,及时讨论网格内的大小事宜,网格内的成员注册了“智慧综治”平台,每天上报网格内信息,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网格内,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在乡村治理中全面强化。

  (二)网格管理重实效,落实党员责任

  以网格党小组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采取“三长合一”制度,即网格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和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同为一人。在网格内,秉持责任到人的原则,认清每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组织每一位党员以网格党小组为单元,以“户”为单位联系群众,切实做到惠民政策必讲,实际困难必听,“两委”得失必讲,意见建议必听。村庄的调整划分、理事会组建以及村庄理事会成员推选、调整、换届和罢免等工作,都在乌溪镇党委组织领导下进行,由村级党组织主持开展,确保乡村治理改革“不偏航”。

  (三)网格管理勤学习,提升党员素质

  七房村切实开展党员学习,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党员学习计划。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确定一个支部党员大会学习主题,每月开展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小组长在党员大会、支委会学习中做好会议学习记录,在党小组会议中将学到的知识与党员沟通交流。根据镇党委的具体安排,每季度组织党员学习党课。通过创新学习模式,七房村组织党员观看党课视频、爱国主义电影等;网格党小组组织成员定期开展线下讨论,并利用微信群,展开线上党员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学习交流;为强化党员信仰,组织党员到“党群微家”、老战士纪念馆参观学习。

  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把党建工作延伸至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中,有效地解决了村党组织管理体量大、任务重、抓不深、抓不实等问题。

  二、志愿服务寻对策

  自从20xx年七房村成立了“七彩”志愿服务队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村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分队长,依靠党建引领开展志愿活动,现已招募70余名志愿者,已开展了5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在蟹苗产业帮扶、困难群众慰问、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产业帮扶,使养殖户放心

  为提升七房村蟹苗产业的稳定性,强化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同时精准对接群众对蟹苗、成蟹养殖技术、销售服务的需求,七房村文明实践站打造出了一支专业服务蟹农的志愿服务组织——红色帮帮团。该组织由乌溪镇七房村党总支领导,以村内党员为主,群众参与,通过文明实践助力农业发展,帮扶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为了实现全村蟹苗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克服蟹苗籽购入质量层次不齐、部分蟹苗养殖户技术不成熟、找不到合适买家等困扰,村党总支多次召开会议,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及到田间地头全面摸排,决定通过抱团发展的模式,加大对散户、弱户的技术及销售支持,成立了以党员、“土专家”、养殖大户为主xx名的“红色帮帮团”队伍。每年5月初“红色帮帮团”成员多次去江苏射阳、连云港等地查看亲本的选种及报卵过程,在确定了的优质的亲本的前提下,把村内的散户、弱户采购的大眼幼体数量集中到一起,聚集大量的蟹苗便于和厂家统一订购,保证了大眼幼体的品质。在养殖阶段,村党总支组织志愿者进行农技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出了“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大户”的抱团发展道路。目前,全村土池培育蟹苗总面积2万余亩,年产优质蟹苗xx00吨、5亿多只,产值逾2亿元。

  (二)疫情防范,让老百姓舒心

  20xx年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由七房村党总支牵头的“七彩七房”志愿服务队带领志愿者参与外地返乡人员排查、值班值守、政策及防疫知识宣传、筹集捐款、消毒消杀并帮助蟹苗滞销养殖户销售蟹苗。

  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隶属于“七彩七房”志愿服务队,该队伍有七房村的20余位党员构成,他们年龄结构从20多岁到70多岁,在志愿服务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该服务队累计给村民发放宣传册及宣传资料xx00余份,悬挂横幅40余条,张贴海报50余张。创新防疫工作方法,把防疫知识录制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队员在村扛起“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和疫情期间蟹苗销售的方案,安抚养殖户心情。后通过几位养殖技术精湛、具有广泛销售渠道的志愿者帮助蟹苗滞销养殖户打开销路,解决滞销蟹苗近20000斤,销售金额60余万元。同时,负责募捐的志愿者帮助七房村筹集捐款xx000余元,方便面20余箱,苹果20余箱,口罩100只。

  三、盘活资金建信用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为提高养殖户资金成本,解决农民过去贷款难、贷款手续复杂的情况,七房村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工作开展,按照省委、市委、县委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信用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七房村“两委”、党小组长、党员代表在信用村建设前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民主评议会、组织生活会详细讨论建设方案,做好职责分工,建立工作队伍。前期大力宣传,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微信、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册和一封信等方式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并宣传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诚信文化的重要意义。为了了解每户居民家的信用程度,七房村建立了评议小组,村“两委”上门统计村民家种植和养殖农作物的数量,家中房屋的类型、面积等。并将乡风文明评议与党员星级评定、五星级文明家庭评比、“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相结合,评议结果录入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系统,最终将评选结果在村公告栏上公示。加强与银行联系,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新华村镇银行已在我村设立服务网点,并为每户建立信用档案。到目前为止,已有100余户申请了贷款,其中在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金额达xx00余万元,新华村镇银行贷款金额达700余万元,农户最高贷款额达60万元,为产业做强、农民增收提供了资金支持。

篇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三信”模式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背景和起因

  大贵口村毗邻京承旅游路、承德市第二条迎宾大道,距离承德高铁站8公里,距离避暑山庄11公里,位于偏桥子镇中东部,有7个村民组,462户、1688人,党员36名,村“两委”干部5名,村民代表21名。全村总面积9.36平方公里,主要以现代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主。近年来,大贵口村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为契机,理顺治理架构,强化党建引领,拓展社会组织职能,巩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村级治理持续向好。牢牢抓住党建统领这个牛鼻子,强组织、提素质、增活力、树品牌,为大贵口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但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给党的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带来很大难度。为破解大贵口村党支部的核心引领力凝聚力不强、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由承德市双滦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农村信用联社,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双基”共建)完全融入农村党建范畴,在大贵口村试点探索推行“三信”工作模式,即积分定信、奖励用信、全民争信,走出了一条全域发动、全员参与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特色之路,为大贵口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建“评信团”突出核心引领。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由双滦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农村信用联社,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双基”共建)完全融入农村党建范畴。组建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为团长、信用社驻村金融服务专员任副团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评信团”,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下设7个分团,统筹开展对全体党员和群众的信用等级评定及授信用信工作。为扩大党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网格党小组组长和村民小组长带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组内党员群众进行分批次、全覆盖式的走访宣讲,通过讲意义、讲政策,让“三信”模式打造“诚信大贵口”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积分定信”激活内生动力。对村民(含党员),按照《双滦区开展村民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结合村情实际,细化了《大贵口村<村规民约>量化评分表》,从家庭美德、环境卫生、安全保障、配合村级重点工作等4个大方面10个小项量化基础积分,设置“帮助村民就业”“为乡村发展、经济建设建言献策”等12方面加分项和“家畜随意践踏草木”“墙外乱写乱画、贴小广告”等12方面减分项,让村规民约切实能够起到约束百姓行为、激励百姓作为的作用。采取村民小组初评、社会组织参评、村“两委”总评、村民代表会议评定的“三评一定”方式,按季度评定村民“基础积分”。农村信用联社根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双基”共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授信、用信管理暂行办

  法》,逐户走访村民,对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家庭主要成员金融交易情况综合打分,确定“信用积分”,由“评信团”按照“村民基础积分×50%+‘双基’共建信用积分×50%”确定分值。对党员,按照《关于在全区农村党组织中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党员分成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三个类别,采取“党员评+群众评、类内排+综合排”的“双评双排”方式,按照一月一积分、一季一公示、半年一督导、年度一评比“四个一”评议流程,对党员开展“先锋积分”评议,结合村民“基础积分”和“信用积分”,由“评信团”按照“村民基础积分×40%+先锋积分×30%+‘双基’共建信用积分×30%”确定积分,从而评定等级。把村规民约、党员群众积分和“双基”共建有机结合,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全面激发。

  三是“奖励用信”营造浓厚氛围。对信用等级评定为3A及以上农户享受积分兑换实物的物质奖励,对信用等级评定为4A、5A的农户进一步享受信用贷款额度提升、利率下调的信用奖励,符合条件的,优先列为村干部和党员发展后备人选的政治激励。截至目前,5名5A、10名4A信用户贷款额度分别提高至20万元、15万元,贷款年利率可以从7.5%下调至4.9%,2名群众优先列为发展党员后备人选。

  四是“全民争信”聚力乡风文明。广泛开展

  “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荣誉评选,通过引导党员群众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村

  内活动,将日常表现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实际行动兑换积分、获得信用贷款,激活乡村道德力量,激发村民诚信意识,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党员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营造出了尊崇信用、维护信用、争取信用的强大社会氛围,推动乡村文明新风貌,打造诚信大贵口。

  三、工作成效

  (一)村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显著提升

  推行“三信”模式对村党组织而言,把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对村“两委”干部而言,由“单向付出”变为“双向循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了,老百姓也更加信任、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对党员、群众而言,通过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村内活动就能赚取积分,赢得信用贷款,发展产业或自主创业,党员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大贵口村支委于桂荣通过“三信”模式获得了20万元贷款额度,她激动的说:“我在村里工作了31年,听到这个政策后确实很振奋。这次批下来的贷款,我要扩建改造自家大棚,年收入至少增加1万元。通过“三信”模式,村干部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党员干部更愿意为民服务了,老百姓的信任感、配合度也大大增强了!”。像于桂荣一样通过“三信”贷款扩建大棚的还有7户,村民杜玉双说:“以前想要贷款,要么有产

  业抵押要么有职工给担保,门槛高、手续多,办个贷款不容易。现在只要我自己好好干,就有能力取得贷款资格,而且村干部和信用社都是上门服务、手续简单,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

  (二)“关键少数”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大大提升

  “三信”模式运行中,组建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为团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评信团”,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下设7个分团,由党员、村民代表、小组长带头组成“宣讲团”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身体力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感受新政策带来的变化,认真帮助群众解答遇到的困难,积极化解村民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纯化乡风民风,党员干部在大事小节中体现出的先进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召,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强,治理工作也越来越顺畅。将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指标,通过以“德”换“得”,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潜移默化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三信”模式将原有的党员、村民积分制全面深度整合,细化完善积分内容,形成了以户为单位、以户主为积分主体的加减分管理体系。通过积分管理台账,记录村民遵纪守法、邻里互助、好人好事和参加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便于群众理解参与。

  (三)村风民风明显改善

  在大贵口村推进外墙保温项目伊始,大部分村民对这项惠民政策持观望态度,在“三信”模式的激励下,村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主动出资,最终动员村民为外墙保温注入资金约35万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累计72名村民无偿提供21亩土地建设观赏6个观赏游园,美化人居环境;在乡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广大党员村民集中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累计评选出50个美丽庭院;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主动捐赠水果蔬菜7000余斤……大贵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双军说:“推行‘三信’工作模式以来,老百姓只要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村内活动,不用抵押担保,通过自己努力赚积分,就能赢得信用贷款。日常表现与经济利益挂钩,党员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干劲儿更足了,大贵口的村风民风越来越好了!”

  四、工作启示

  一是必须强化村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只有在党组织的统领下,才能确保正确的方向。大贵口村注重将党组织核心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全链条、各环节,确保了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高效推进。首先,强化核心作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团长”、以村“两委”成员为“团员”的“评信团”,全链条负责村民的定信授信用信工作,切实强化了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其次,凝聚党群合力。在“评信团”领导下,依托7个村民小组成立了7个“分团”,由村民小组长担任分团长,由1名党员和1名网格员担任“分团员”,每

  季度对本组村民组织一次“基础积分”评议。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8个社会组织作用,每季度对村民参与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民主评议。通过赋权用权,自下而上评议,不仅有效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各级组织、各类主体参与村级治理的热情,激活了乡村力量。第三,注重先锋引领。“先锋积分”的标准高于普通群众,在职党员又严于普通党员,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大事小节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村党组织宏观上的宣传发动和把关定向,有了全体党员微观上的积极参与和示范带动,从而在全村凝聚起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社会氛围。

  二是必须将基层党建与党员群众内在需求深度融合。只有找准结合点,党建工作才不虚不空,才有“吸引力”,才能深入民心。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大贵口村共456名村民经营着303栋设施大棚,有9支队伍160余人长期在外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占全村劳动力的65.2%,其中有一半左右农户有意愿通过贷款扩建大棚或自主创业。双滦区委组织部及时捕捉群众需求,创新利用“三信”模式将基层党建与群众需求全面融合,通过实实在在的“硬核”奖励,引来助力产业发展的“金融活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让惠民政策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让群众的“强烈呼声”变为“热烈掌声”。

  三是必须简化实化可评可比让百姓信服。基层治理模式只有简单化、具体化、实用化,才能让村民乐于参与、自治工作才有抓手。大贵口村“三信”模式,将

  原有的党员、村民积分制全面深度整合,简化积分内容,将党员、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评分表,每位村民手上都有积分卡,清楚地列出加减分细则,大到村级事务小到乱扔垃圾、践踏草木,都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形成了简便易行、有规可循的“正负面清单”。服务有积分、积分有奖励,通俗易懂的评分规则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三信”模式更加“接地气”“有活力”。另外,积分评比逐渐由纸质评分转为微信小程序评分,从“面对面打分”转变为“背对背评分”,村民投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利于村民表达自身真实想法,提升了村民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整个评比过程阳光运行、评比结果一目了然,使评分、积分更加公平公正。

篇五: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XX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暨整村授信”工作有序开展,提升“三农”普惠金融服务质量,XX镇政府与淮河农商银行祁集支行密切合作,持续加大惠农、富民信贷投放,为助力XX镇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结合XX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为契机,以有效信贷投放支持农民干事创业为抓手,以授信、评级为手段,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农商服务、共赢收益”的工作模式,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让广大群众享受安全、快捷、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整村授信”工作的顺利推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切实做好“三农”普惠金融服务,成立以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及协调相关工作。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各村(居)党组织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农商行XX支行,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XX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XX组成,负责整村授信相关工作。

  三、工作计划

  (一)召开整村授信启动大会。做好前期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对“整村授信”工作进行安排和动员;2022年3月25日前,在试点单位祁圩社区召开“整村授信”启动大会。

  (二)召开村级动员会议。启动大会后,祁圩社区迅速召集两委成员协同祁集支行包片客户经理,组织召开社区动员会议,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关于“整村授信”启动会议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组织开展,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试点社区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在社区内做好发动工作,试点单位会同祁集支行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鼓励社区内威望高、信誉好的群众,特别是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先行配合“整村授信”工作。

  (四)做好信用户评议工作。XX农商银行于2022年4月1日后定期到祁圩社区委员会进行农户基本信息采集,并根据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情况、信用状况、负债情况等信息进行授信额度评定。试点村完成后其他村(社区)配合淮河农商银行祁集支行开展入户信息采集,信用评议工作。通过“典型引路、试点带动”,快速在全镇掀起“整村授信”高潮,从而解决XX镇群众产业发展缺资金、农户融资难问题,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

  (五)做好信用户授信工作。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将信息录入信贷系统,并完成授信评级工作。

  (六)做好签约放款工作。2022年4月1日后,评级、授信的农户可以到祁集支行的柜面或通过手机银行放款和还款,支行指导农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设备放款和还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镇政府已成立“XX镇整村授信工作领导小组”,祁圩社区也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祁集支行包片客户经理为副组长,两委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社区“整村授信”工作的动员、宣传、发动和协调等。

  (二)增强政治意识,全力推进。试点单位成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整村授信”作为自身的本职工作和政治3任务,要树立“典型”,做出“模式”,形成经验在全镇推广。同时积极配合祁集支行包片客户经理,对于辖内的每一名群众都要秉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公平、公正地会同祁集支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三)积极宣传引导,全力打响。淮河农商银行祁集支行要定期向镇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应进社区入户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折页,通过社区广播和宣传栏,宣传“整村授信”政策,提高群众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我镇农村信用环境提升。

  (四)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对接。祁集支行相关人员要扛起担子,踏实认真做到宣传到户、服务到户,通过此项工作积极提供金融一揽子服务,以满足广大村民的不同金融需求,确保每个村(居)民明确自己的服务人员,认可银行的工作。同时,建立支部书记碰面制度,定于每月25日为包片客户经理和支部书记碰面日,主要总结“整村授信”工作取得的阶段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下步工作重点,找到解决办法。

  (五)严格信息保管,全力保密。对工作中涉及村(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等,要严格保密,不得用于与“整村授信”工作无关的其他任何事项,不得向其他无关人员透露,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推荐访问: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调研报告 党建 调研报告 引领